(视立美门店里,视控师正指导孩子们完成视力训练)
在鞍山市中心的视立美旗舰店里,6岁的童童(化名)正坐在一把宜家训练椅上,专注地完成当天的视力训练课程。她的母亲李女士感慨:“以前带孩子去眼科医院,医生十分钟就打发我们走,但在这里,他们甚至记得孩子上次训练时孩子坐在哪个位置或者说了什么话。
这家名为“视立美”的青少年近视防控机构,由一对跨界转型的夫妇——王绪胜与王莹共同创立。曾经的“美业龙头”与“银行行长”,如今却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一个鲜少被资本关注的领域:青少年视力健康。他们的故事,不仅折射出中国家长对近视防控的集体焦虑,更揭示了一个新兴产业的破局密码。
一、跨界契机:从“职场精英”到“焦虑家长”的觉醒
(王莹与王绪胜合影)
2022年,时任鞍山当地某银行支行长的王莹在职业生涯巅峰期选择辞职。这个决定背后的导火索,是她发现6岁女儿出现视力储备不足的征兆。“我跑遍鞍山的医院,得到的回答永远是‘注意用眼习惯’,但没人告诉我具体该怎么做。”王莹回忆道。
这对夫妇的经历并非个案。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近视率已超50%,但专业防控机构覆盖率不足3%。在眼科医院“五分钟问诊”与眼镜店“一锤子买卖”的市场空白中,他们发现了视立美——一个专注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19年的品牌。
“这不是简单的转行,而是我们人生价值坐标的重构。”王绪胜坦言。这位曾在美业服务数万女性的创业者,将“用户分层运营”思维移植到新赛道:把家长视为“决策者”,孩子作为“体验者”,构建“教育+服务+产品”的立体模型。
他们的首店客单价高达4000元,却实现开业5个月会员破百的成绩。秘密在于视立美独特的商业模式:将眼镜销售转化为“服务入口”——购买眼镜即免费增值健眼方案,例如在其他视保、医院等机构价格昂贵的视力训练等,这种“产品即服务”的模式,完全颠覆了当地传统视保行业的盈利逻辑。(添加VX:J077099认识视立美)
二、模式创新:破解行业“信任赤字”的三大密钥
在视立美鞍山旗舰店,美业出身的王绪胜重构了传统视保机构的空间逻辑,将这个空间从刻板认知中的“医疗式空间”变成轻松愉悦的“视力健身房”。他从空间体验到五感出发:定制香薰系统覆盖验光室至卫生间,消除孩子过去在医院闻到的消毒水气味,进而产生的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并根据年龄进行场景分层:按年龄划分训练区,4-6岁儿童使用带扶手的矮背椅,7-12岁配备可调节高度的工学椅,“所有椅子包括坐垫都是从宜家采购,确保适合孩子的前提下,还要注重环保健康,我们绝不使用对孩子健康有害的劣质椅子。”
每日视训结束后,视控师会实时生成“视力健康日报”推送家长。“我们要让视力训练像去健身房一样成为生活习惯。”王绪胜说。这种场景化运营使客户月均到店频次达15次以上,远超行业平均的4次。
与此同时,视立美鞍山旗舰店传承着视立美的服务升维。从“商品交付”到“关系运营”,王绪胜与王莹成功建立起独特的“三维服务体系”:从孩子、家长、到老师,建立起爱眼教育闭环,定期举办“爱眼科普宣讲课堂”,演示近视发展机理、全方位增强群体爱眼护眼意识;形成数据追踪机制:为每个孩子建立包含15项指标与维度的视力档案,根据每次视训情况动态调整训练方案;完成公益触达:在近15所幼儿园设立“爱眼角”,捐赠电子视力表、视立美坐姿卫士等设备覆盖3000+家庭。
(视立美携手北京国鼎中科医学研究院开展公益爱眼宣讲)
“我们考核员工的核心指标不是销售额,而是服务好孩子。”王莹强调。这种以用户价值为导向的机制,使其复购率高达80%。(添加VX:J077099认识视立美)
面对国内视光行业专业人才的巨大缺口,夫妇俩创新“双轨制”筛选培养体系:一是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严格遴选人才,确保每一位伙伴不仅要具备王莹最看重的爱心、责任心、亲和力等软技能,还要认可“修己救人”的企业文化;二是在上岗前,不仅要在视立美总部接受200小时以上的岗前培训,涵盖终端“OEP21步标准验光、视立美标准接待流程、APA青少年健眼方案、顾问式销售等一系列课程,还需要在总部老师的带教下进行充分实践。“我们希望找到的是真正愿意在视力防控领域长期深耕的伙伴。”王莹总结说。
(添加VX:J077099认识视立美)
三、价值重构:商业向善的“鞍山实验”
在鞍山三十五中学,视立美打造的“近视防控示范教室”引发关注。在这间教室里,安装有视立美坐姿卫士等设备实现硬件干预,同学们至今都还记得,数月前,那一对有着热情洋溢、有着明媚笑容的夫妇站在讲台上给大家讲解“20-20-20护眼法则”时的情景。
(视立美鞍山在当地打造的近视防控试点教室)
面对行业普遍存在的“过度营销”问题,这对夫妇遵循视立美的三条铁律:一是禁止工作人员恐惧营销,严禁使用“再不治疗就失明”等话术;二是严控产品边界,拒绝代理任何不经权威确认的第三方护眼产品,只专注视立美自有的专利技术与产品;三是设立效果兜底机制:对于购买了视立美蜂眼轴控镜系列眼镜产品的用户,一年近视度数如果增长涨超75度,可享受免费换镜。“在视立美75度协议的基础上,我们店还有一个半价回收政策,s2、s3、s4 系列眼镜如果在一年内,孩子能做到度数0增长,可以半价换新镜。”王绪胜补充到。
(夫妇二人的办公室墙壁上悬挂着“修己救人”的牌匾)
“用户需要敬畏,商业需要克制。”夫妇二人办公室悬挂的“修己救人”书法,成为团队的价值灯塔。
2023年,中国 0-15岁人口总数约为2.48 亿,占总人口的17.56%,催生出千亿的视力健康市场,却也呈现出两个状态:不管是医院还是眼镜店,大多数只解决“近视之后戴镜看清”的问题,不解决“预防和控制的问题”;服务市场乱象不断,大量小微机构打出“近视防控”概念,但由于缺乏统一技术标准,部分服务存在夸大宣传、缺乏科学验证等问题。视立美的“中间路线”,正推动行业形成新的商业价值坐标系——不光要让孩子日常看得清,更要形成科学的覆盖“预防-矫正-干预”的闭环服务体系。
针对家庭视力训练设备购置成本高的痛点,视立美鞍山旗舰店推出“家用视训设备共享计划”:月均百元级的租赁费覆盖全套设备(市价超8000元),附带线上视控师指导服务。“我们算过账,租赁模式虽然短期利润低,但长期下来,就能培养起用户爱眼护眼的习惯。”王绪胜解释说。而对于那些居住在城乡结合部、往返城区验光需辗转数小时之久的客户,他们会组织人力物力,把验光室“折叠”进面包车里,为孩子们提供上门验光等一系列服务视力保健服务。这些正是视立美商业向善实验的核心切口——用商业手段弥合公共服务断层,在视力健康领域浇筑普惠可及的温度。“接下来,我们不仅要开出更多的分店,更要建立视力健康的‘东北防线’。”王莹坚定地说,这不但是身为视立美人的心愿,也是同样作为一位母亲的愿景。
(王绪胜在视立美银盘计划培训上分享心得)
当资本市场疯狂追逐AI、新能源等风口时,这对夫妇在鞍山默默浇筑着另一种可能: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在视力健康的细微处重新建构起视光行业的产业价值。他们的故事印证了一个商业真理——真正的护城河不在技术或资本,而在对人性需求的深刻洞察与社会价值的持续创造。
在这个近视率全球第一的国度,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跨界突围”:既要有破局的锐气,更需守护初心的定力。毕竟,在孩子们清澈的眼眸里,映照的不应该只是一种商业模式的未来,更是一个民族的健康底色。
【关于视立美集团】
视立美集团成立于2007年,始终专注于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领域,业务涵盖视力筛查、光学配镜、近视防控技术研发与科普教育。以“让中华少年少近视,让近视少年度数低”为企业使命,坚持让视立美成为眼健康大行业最受人信赖的品牌,让视立美企业成为视立美人建功立业的平台的愿景!以“视立美用户第一、视立美门店第二、视立美股东第三,拥抱变化、久久共赢”的企业价值观,专注为学生保护视力19年。集团旗下拥有700余家连锁服务机构,服务网络覆盖全国,累计为超百万家庭提供专业眼健康服务。(添加VX:J077099认识视立美)
评论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 -
音频新闻
通勤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