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启动轮值CEO制度,刘强东要放权了?
中国企业家杂志 2018-07-20 11:21:46

任正非曾说,轮值CEO是否是一个好的制度有赖时间检验,但肯定比将公司的成败系于一人的制度要好。

京东越来越大,相比十年前,营业额增加了一千倍,员工超过了16万人,刘强东是否也会力不从心?

任正非有过这样的时候。2003年之前的几年,华为员工急速膨胀到几万人——一度混乱不堪,任正非身体累垮了,动过两次癌症手术,“公司内外矛盾的交集,我却无能为力控制这个公司,有半年时间都是噩梦,梦醒时常常哭。”

华为的轮值制度就是在这个背景下酝酿出来的。任正非当时说,轮值CEO是否是一个好的制度有赖时间检验,但肯定“比将公司的成功系于一人、败也系于这一人的制度要好。”

而在华为轮值CEO制度实行6年,刚刚升级为轮值董事长的战略之后,已经14岁的京东商城也想就此一试。

7月16日,京东发布公告称,京东商城将从即日起实施轮值CEO制度,由集团CMO徐雷兼任首任京东商城轮值CEO,向京东集团CEO刘强东汇报,全面负责商城日常工作开展。

距离2016年沈皓瑜的离任,京东商城CEO之位已经悬置了两年的时间。

不过徐雷的任命并不太让人感到意外,他是京东的“老将”,2007年以顾问的方式参与到京东的市场营销业务,2009年正式加入,历任京东商城市场营销部负责人、无线业务部负责人、京东商城营销平台体系负责人、集团CMO等多个职务。

对比华为来看,三位轮值CEO郭平、胡厚崑、徐直军也都是“元老级”人物:分别于1988年,1990年,1993年先后加入华为,也都曾在多个不同的部门任职历练。

但在京东,符合此条件的人却并不多。京东官网上公布的高管名单上,除了京东金融CEO陈生强是2007年就加入的“老臣”之外,其他几位——CPO蓝烨、CHO隆雨、CFO黄宣德都是在2012~2013年空降的高管——这对京东来说已经算是留任时间比较长的。

一位互联网企业的创始人分析说,刘强东的管理很强势,京东的文化就像山一样,很坚硬,而且缺乏包容,因此人与企业之间就像硬碰硬,碰对了就留下了,碰不对则头破血流。

这种“误解”并非事出无因。

沈皓瑜调任之后,刘强东直接坐镇京东商城,商城的10位主要高管、集团总共18位高管直接向刘强东汇报;即便在此之前,刘强东也是事无巨细。

根据当时的报道,刘强东不仅管理直接向他汇报的CXO们,还要管下面一级的高管。他直接管的是8个人(CEO沈皓瑜、CMO蓝烨、CHO兼首席法律顾问隆雨、CFO黄宣德、京东金融CEO陈生强、技术副总裁李大学、开放平台负责人蒉莺春、海外事业部负责人徐昕泉),但周报、日报抄送给他的有70多人。

“传统的CEO……日理万机地为季度、年度经营结果负责,连一个小的缝隙时间都没有。他用什么时间学习充电,用什么时间来研究未来,陷在事务之中, 怎么能成功。”这是当年殚精竭虑的任正非对自己所担任的CEO角色的反思。

而对刘强东,业内人士也有着“强于务实,弱于务虚”的评价,一位离职的京东高管表示,京东还需要完善战略思维和顶层设计思维。

2017年的财报显示,京东取得了有史以来最好的业绩——首次实现了全年盈利。始料未及的是,京东的股价却不升反降,即便“2018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3.1%”的业绩利好也未能扭转局势。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来自于未来可能面临的成长天花板。

在京东创立的前三四年,是刘强东“单枪匹马”打下来的江山,内部自然也是“一言堂”;到了上市筹备的那两年,京东引入了一批外企高管,刘强东也一度想要“袖手旁观”,据媒体报道,他曾对手下说过“几千万的单子就不用找我签字了”;但到了2016年,沈皓瑜离开,刘强东重新执掌业务一线;到了2018年,“放权”迹象开始显露,3月份,京东开启了一轮新的架构调整:原八大事业部升级为三大事业群,事业群总裁直接向刘强东进行汇报,并承接事业部总裁和业务负责人的直接汇报。

可以看到,刘强东一直在放权和收权之间反复拉锯。

一方面,随着京东的日益膨胀,管理半径越来越大,放权和管理切分是一种必然,但与此同时,失控的风险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暴露,这恐怕是让包括刘强东在内的每一个企业创始人都欲放还休的原因——他们习惯了亲力亲为,交托于他人难免患得患失。

“京东现在还算不上是一家治理成熟的企业,但是可以看到,正在往这个方向去走,管理更加体系化、制度化。”一位分析人士指出。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轮值CEO也是京东迈出的重要的一步。不过,除了徐雷之外,目前京东对其他轮值CEO人选、任期并没有做出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与其说是确立一个制度,倒不如说是刚刚开启一场实验。

而且,轮值CEO分担了管理职责,并不意味着就分出了决策权力。

不论是过去的轮值CEO期间,还是如今的轮值董事长期间,任正非始终担任CEO之职,与三位轮值CEO角色不同的是,他有权否决董事会的决定。任正非曾提到轮值CEO的一个好处是“公司的山头无意中在这几年削平了”。但从另一方面来看,高管之间实现了“平权”,反而更加强化了“一把手”——任正非的权力。

不过,这种权力落差尚不会影响华为的决策机制,因为制度中还强调了一点,任正非没有权力提出具体政策建议,可以与其他管理人士交流看法——避免了个人决策独断专行,代之以集体决策。

京东也会以此为参照吗?

2017年财报显示,刘强东在京东占股15.5%,管理层持股一共为15.8%,这也就意味着除其以外的管理层持股比例为0.3%,与此同时,刘强东拥有79.5%的投票权。

可以肯定的是,在这样的权力结构下,如果刘强东延续强势,又不给予足够试错空间的话,轮值CEO的尝试很难给京东带来太大的变化——更不用说形成真正的轮值制度。

一位京东前高管在2017年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我们不是不想创新,我们是不想犯错误。”并指出他离开时发现京东已经变得越来越不犯错了。

这对京东来说,应该不算是一个好兆头。

50
欢迎关注商界网公众号(微信号:shangjiexinmeiti)
标签京东  刘强东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244)

广告
广告
广告
商界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

  • 音频新闻
    通勤最爱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