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用户都是客户,企业投的每一分钱都能找到合适的人,强大的今日头条,因为这种没有边界的溺爱遭受挫折。
对于今日头条,对于CEO张一鸣,2018年的4月,是真正的至暗时刻。
4月4日,今日头条接到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整改通报;9日,今日头条被暂停下载3周;10日,比今日头条还资深的内涵段子被封停;11日凌晨,一夜未眠的张一鸣,向监管层和用户发公开信道歉。他说:“我们片面注重增长和规模,产品走了错路,责任在我。”
创业6年时间里,今日头条靠算法与信息流模式,从BAT构建的互联网夹缝中杀了出来,成为了市场上的“另一种崛起”。还在发酵的抖音与微信的战斗,已经从某种程度反映出今日头条在如今市场的地位与影响力。
这些年,张一鸣坚信“技术至上”,相信算法高效,强调技术无罪。这些年,今日头条在合计32亿美元左右融资的助力下,成为国内新闻资讯类巨头,自身估值达到300亿美元。
自去年起,被监管部门频频点名的今日头条,突然开始宣布要招10 000名“党员优先”的内容审核人员,技术在张一鸣心里被迫降档。但直到他道歉的前一天,这位创业者可能还是相信算法更多一些。
01
算法往事今生
2001年,18岁的福建小伙张一鸣到南开大学报到。那时候张一鸣仍喜欢看报纸,“我初中时一周要读二三十份报纸,从本地报纸到《人民日报》,每一个字都不会放过。”
10年后,张一鸣时常路过北京地铁的进出口报摊,却已经很少停下来再买一份报纸。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传输的介质在潜移默化中已从报纸变成手机,但由新浪等各大门户做的手机新闻端都差不多。
人们在手机上确实能随时随地看新闻,但看到的都是相似的头条、二条、三条,并不是每个人都关心GDP增速、奥巴马动态、国际关系……张一鸣认为,“手机中传输的信息,应该是属于用户个人的内容”。
那么能不能做一个围绕用户兴趣的新闻资讯端,用户喜欢什么样的新闻资讯就不断地推给他?
张一鸣决定要通过个性化信息推荐引擎的方式解决信息分发效率的问题,这也是今日头条最基础的战略定位。
这款“个性化信息推荐引擎”的运作过程是:
首先,采集海量信息,然后通过数据挖掘,智能分析出每时每刻最热门最值得用户关注的资讯;
其次,根据用户的浏览、收藏、转发、评论等行为不断地进行分析;
再次,结合其阅读习惯、阅读时间、阅读位置等多个维度,建立起个人用户模型;
最后,根据用户的兴趣标签,智能地为用户推荐越来越精准的个性化信息。
这样每个用户在打开今日头条时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界面,实现个性化新闻阅读。而庞大的信息量与算法将是支撑这个引擎有效运转的关键。
据了解,今日头条共有4万台服务器进行运算,来保证以秒级速度收集信息,从而对用户特征作出反应并推送信息。头条每天处理的数据量已经超过7.8PB,每天200亿条训练样本,每天用户请求60亿。其背后有三大核心AI技术支撑:用户画像、自然语言理解和协同过滤技术。
今日头条通过算法推荐,做到了千人千面,用户关心的才是头条。
这几乎颠覆了PC时代被媒体推崇的“海量、快速、准确”的网络新闻传统,算法模式关注的不再是新闻资讯本身的专业性和媒体责任,而是新闻资讯作为在线内容的可消费性。
用户在这一款打开就能收到自己感兴趣的软件里长时间停留,今天,今日头条的用户日均使用时长比同类型资讯端长一倍,达到76分钟。
张一鸣认为,今日头条这种“没有人维护编辑的信息”的成功,就是因为“AI技术在产品上的体现”。算法技术才是张一鸣眼中的第一生产力。
头条系的几乎所有产品,背后都是基于相同的推荐算法。抖音短视频、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以及被责令关闭的内涵段子等,都是在永远刷不完的信息流中,让用户“根本停不下来”。
所有的用户注意力都成了生意。
信息流广告构成了今日头条的主要收入来源。2014年今日头条实现收入3亿元,2015年为15亿元,2016年为60亿元,2017年为150亿元。今年,张一鸣将目标定在了500亿元。与此对比,2017年百度全年的广告收入为731亿元。今日头条若继续保持这种广告收入增速,明年或将全面超过百度,成为除阿里外的全国第一大广告媒介。
▲张一鸣相信技术能让广告更好地触达用户。
02
价值观背后的期待
高效的算法+信息流广告模式,让今日头条一骑绝尘。
巨大的成功惯性让张一鸣坚信甚至迷信算法的价值。多年来他一直强调今日头条是一家没有价值观的公司,原因是“算法没有价值观”。事实证明,没有价值观保障的企业,做起事来就是容易失控。
在信誓旦旦地说“今日头条不做医疗广告”的2年之后,今日头条就因为“二跳”式虚假医疗广告上了头条。
内涵段子的永久封停更是直接被监管部门亮了“黄牌”。里根曾说过:不是枪杀人,而是人杀人。算法驱动,内容无人工审核,使得内涵段子的成长速度远超同行。但是名为“内涵”,实则“黄暴”所聚集起来的内容社区,算法只会推送用户喜欢的“内涵”,却分辨不出哪些“内涵”已经违规,被责令关停也就不难理解。
照着知乎做的悟空问答,内容积淀远不及对手,强行利用今日头条导流,用资本签下超过2000名头部答主去铺量——快步疾走,企图绕过社区问答交流氛围,用算法趟出一条路。果不其然,资本砸出来的内容出了问题。因标题党、传播色情内容的指控,悟空问答于2017年年末被下线整改。
6月初,日活突破1.6亿的抖音正在内测面向企业的广告自助服务系统——Dou+。据媒体推算,抖音的广告年营收在100亿元左右。成立不到两年的抖音已经成为今日头条的赚钱利器。但在6月末,国家网信办指导北京市网信办会同北京市工商局依法联合约谈抖音等五家公司,针对抖音在搜狗搜索引擎投放的广告中出现侮辱英烈内容问题,要求五家公司自约谈之日起启动广告业务专项整改。
在商业化的狂奔过程中,头条系产品屡屡被官方点名整改,头条正在面临2016年百度式的危机。张一鸣心中,算法这匹最快的马是时候套上一套价值观的辔头。
在十八大后崛起的今日头条,其实是市场很多人眼中的未来互联网的第三级。如果说阿里对标的是亚马逊,腾讯对标的是Facebook,那么很多人看好今日头条能成为国内的谷歌。但在阿里、腾讯两个巨无霸顺畅的发展背景下,今日头条纯真的技术执著撞墙,让很多人感到无奈。
就在张一鸣公开道歉13天后,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他首次以“字节跳动”CEO的身份出席。今日头条张一鸣已成过往,字节跳动张一鸣才是未来。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重新起航的张一鸣必须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向市场证明那些跳动字节的价值。
评论
全部评论(26)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 -
音频新闻
通勤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