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的隧道里,你能够听见什么回响?
是呼呼的风声穿过空谷,还是潇潇雨声水打房梁?
回望做面包的这十年,从北漂学徒到人生第一家失败告终的工作室,再到连开两家的明亮面包公社,如今明亮坐在属于自己的面包店内,听到了心里不断回荡的声音:“我要开自己的面包店,像做人一样诚恳地去做面包。”
成功需要积攒失败的碎片
十年前,稚嫩的明亮来到繁荣的北京,就如他的名字一般,这座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是明亮的且充满希望和机会。
但还没来得及多领略首都的风光,明亮就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困境:在寸土寸金的首都,他的余额已不足以支撑生活。
在窘迫中,他在众多行业里选择了到面包店内当一名学徒,包吃包住的员工待遇能够解决他的温饱。
“也是一种机缘巧合吧,”回忆及此,明亮的笑容有些羞涩,“当面包店的学徒管吃管住。”他的目的十分纯粹,并没有想着要赚上一笔大钱。学徒既能够填饱肚子,又能够学到一技之长在未来安身立命,对于当时的他来说,这是一份很完美的工作。
这也许就是他们之间的缘分吧,在艰难的时刻,是面包给予他更多的可能性。明亮面包公社的种子,或许从他踏入北京那家面包店内开始学习如何揉面团的那一刻,就已经深深扎根进了他心里。
学徒生涯结束后,明亮回到太原,开了第一家属于他自己的面包工作室。
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也许是太过于年轻,还不懂得何为经商之道,明亮一心钻研面包,却忘记了他初出茅庐,第一件要做的事应该是扩大自己与面包店的知名度,打开市场。少了线上线下的宣传,再加上自己经验的不足,明亮的第一家面包工作室很快陷入了经营的泥沼之中。不想就此放弃,明亮咬一咬牙,为了将其继续维持下去,等待一个转机,他开始送外卖补贴工作室。这样的日子很累,但明亮也从未想过要就此止步。
天不遂人愿,工作室最终在第三个月宣告了倒闭。
失败的明亮在沮丧的同时,并没有自怨自艾。通过自己和朋友亲人的不断复盘,他总结了工作室倒闭的原因:自己太过于依靠传统的经营方式,只管做面包,不管宣传。“那时自己没有想着要去小红书、抖音创建账号,线下宣传的话,我又没有资金。”创业初期,囊中羞涩也是他无法大展拳脚的重要原因。
很快,摸索到互联网的经营之道后,明亮带着他的面包初心卷土重来,这一次,他将自己的面包店命名为“明亮面包公社”。他说,“明亮”二字就是代表着他自己。他要将自己与面包店融为一体,带着做人的诚恳和真挚去做面包。
现在,明亮已经在太原拥有了两家同名面包店;未来,相信他将带着自己“像做人一样去做面包”的初心,步履不停。
明亮接受商界青年采访
“网红店”背后有真挚的初心
明亮面包公社采用开放式的工作间,面团的制作、烘烤等过程都可以让顾客一览无余。
公开透明的制作态度,加上不断寻求面包口味、口感的推陈出新,再配合线上平台的宣传模式,让明亮面包公社成为许多人心中的“网红店”。店内推出的蒜香法棍、麻辣鸡肉贝果等,都是一些搭配新奇、口味独特、销量很好的火爆产品。
对于“网红”这个在新媒体流量时代不算太好听的标签,明亮看得很透彻“这是一件有利有弊的事情。”利,体现在知名度的扩大能够带来更多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进明亮面包公社自身的成长;至于弊,明亮考虑得更多的是人们对于“网红店”这三个字直观的印象。
在流量为王的快节奏时代,“网红”大多伴随着一些不太好的联想词汇,比如“黑心”“来得快去得快”“圈钱”等。“有一些比较火的店,名气大了之后违背了自己的初心,两三个月就倒闭了。”明亮坦言,自己也在不断地努力,保持初心,让明亮面包公社拥有一个正向的网红店形象。
做餐食的初心其实说来也很简单,无非就是对得起顾客。
每一个面包的原材料,都是明亮自己货比三家,尽可能地挑选出最好的。“我们的原材料,一大部分来自进口,比如说面粉、奶酪、黄油这些。”甚至面包制作所需要的少量蔬菜,都是自己当天去菜市场进最新鲜的货。当天卖不完的面包,明亮坚持“过夜不售卖”的销售原则,保证食物的新鲜度与口感,绝不糊弄每一个顾客。“因为头天就定下了第二天的出货计划,少量卖不完的,就拿给员工当早餐吃,或者拿给附近的流浪动物救助基地。”
明亮面包公社是一家专研法式面包的无糖油面包店,如何融入本土、打开市场是明亮首先努力的方向。除了必须要进口的原材料,明亮尽可能地选择山西本地比如陈醋、黄米、沙棘等材料,以它们为基础研发当地特色新品,以此拉近与顾客地缘上的距离感。
要想成为一家长盛不衰的“网红店”,除了融入本土,自身的特色也是必不可少的。从设想开一家自己的面包店开始,明亮心里就有一个清晰的设想:要做健康美味兼得的面包。如今人们的生活越过越好,在挑选食物时风味已经不是唯一的抉择元素了,健康与否同等重要。“健康为主。”这是明亮从未改变的经营方向。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明亮面包公社内的每一款面包都注重并强调了“无糖油”,成为其独特的印记烙在每一个顾客的心里。
更为特别的是,作为一家网红店,明亮面包公社的室内装潢并不像别的打卡名店一样追求精致时尚,店内的布置更多注重食客的舒适与放松。在轻缓的音乐声中,人们被浓郁的面包香包裹着,点上一杯咖啡或茶,再搭配一盘鲜香的面包,坐在布艺沙发上安静地品尝,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
从一开始,明亮就没有想过要在室内装修上多下功夫。一是资金不足,二是他自信自己并不需要用这些来吸引顾客和走红网络,就像他所说的:“我的厨房就是我最好的装修。”产品好就已经足够成为他走向成功的敲门砖。只要有硬实力,何怕没有回头客。
明亮面包公社店内
带着过去走向未来
岁月长长,却也如流水般易逝。
十年前,那个因生活窘迫而选择做面包学徒的明亮,有没有想到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拥有自己的面包店。也许是学徒、创业的经历让明亮深深懂得了学手艺和自立门户的不易,他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发布内容道:“每一个面包师都要有自己的名字。”在他店内工作的面包师,每一位的围裙上都印着自己的名字,向来往的顾客们展示着。
“他们平常都是在默默无闻地劳动,如果有更多人知道他们的名字,将来自己出去开店或是去别的店工作,待遇总是会好一点的。”也许说到这里的时候,明亮会想起自己当初刚从繁华的北京回到太原,没有名气的他开了一家没有名气的面包工作室,不久便关门大吉的故事。也许正是因为想起了自己的曾经,他才会不止一次提起,让每一位面包师都有自己的名字。
明亮并不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人,比起一直纠结过去或是展望空大的未来,他更多地在乎自己当下有没有走好每一步。他会在了解过顾客的需求后,在自己的店内开辟咖啡与茶的新营业务,却并没有打算更进一步。面包与饮品会相得益彰,但他并不愿意本末倒置,如果说有百分百的精力,那么他就会把其中的80%放进面包的销售中。这是他的老本行,也是他数十年如一日不改的初心。
他也会在谈起明亮面包公社的未来规划时,直言自己并没有太过于宏大的想法:“就想好好地把店做好。”明亮表示,目前的精力会放在正在营业的两家店上,一步一个脚印才会走得更加长远,产品的创新精进和维系顾客都是需要他不断学习的课程。
明亮深知,一个正在不断成长的餐饮品牌要想走向更加遥远的未来,要面对如潮而至的各类顾客评价,自己都应该照单全收,将好评珍藏,用差评自省。只有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明亮面包公社的产品才会有更大的进步空间。
人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明亮面包公社也正处于慢慢成长的阶段。且看岁月迢迢,或许有一日,大江南北都会有一间开在路口街角的被暖黄色灯光笼罩着的面包店,面包的香甜在空气里交织着,仿佛轻声诉说着一个明亮的故事。
明亮面包公社logo
结语
如果能够提前预知结局,故事应该会少了很多精彩的起承转合。如果可以从头再来一朝,人们也不会再有那么多悲欢离合的遗憾。可是生命的美妙就在只此一次机会的章节里被书写。
十年前的那天下午,明亮摸着自己不剩几个子的口袋,推开玻璃门走进了自己命定的故事里,故事书的扉页上,他写道:“要像做人一样去做面包”。蝴蝶振翅而飞,飞过茫茫然的岁月,煽动了一场舒缓却持久的风。风吹过十年后的一个下午,我们推开玻璃门,满室面包香,门口有店员笑道:“欢迎光临明亮面包公社。”
撰稿:刘雨寒;摄影:王芳;摄像:姜乐园;编辑:林潼
评论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 -
音频新闻
通勤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