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集团勇担社会责任让社会共享企业发展成果纪实
李代广 郭文正 李丹 2016-12-14 15:26:00

牧原集团董事长秦英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他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的‘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这一论述,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也更为我们企业的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9月28日,牧原集团董事长秦英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总部位于河南省南阳市的牧原集团,始建于1992年,历经24年的发展,目前已建起了集约化养猪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拥有420多项专利技术和在国内同行领先的育种、营养、兽医、环保等核心技术,以生猪养殖为核心业务、融合一、二、三产业多领域共同发展的集团企业,年可出栏量300多万头,现有员工10000多名,总资产达200多亿元。

集团旗下控股公司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牧原股份,股票代码:002714)于2014年1月28日成功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

秦英林董事长1992年开始创业,从22头猪养起,创下了养猪业的一个神话,被授予中国青年界的最高荣誉“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当选为第二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2009年2月12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主持召开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征求意见座谈会,秦英林作为全国养殖界的唯一代表,在会上第一个向总理建言献策。

24年来,受益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牧原集团取得了飞速发展,作为先富起来的企业,他们勇于担当,持续、不断地让社会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养殖-沼肥-种植”的循环经济

标准化养猪技术和环保利用养殖粪肥废弃物得到肯定;国家农业部副部长带领200余人考察团深入牧原观摩。

9月27日至28日,全国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暨粪便综合利用现场会在河南省召开,国家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出席会议并讲话,河南省政府副省长王铁致辞,农业部总畜牧师王智才主持会议。会议提出,畜牧业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标准化规模养殖要聚焦提质增效,坚持农牧结合,切实破解规模养殖污染治理和粪便资源化利用难题,实现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会议期间,9月27日下午,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农业部总畜牧师王智才带领参加现场会的国家生猪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环保部水司、农业部财务司、计划司、兽医局、纪检组、畜牧业司、办公厅、全国畜牧总站相关处室负责同志以及各省畜牧兽医局、畜牧处、饲料处、总站等负责同志共计200余人,在河南省畜牧局局长宋虎振,南阳市政府市长霍好胜等陪同下,深入到方城牧原农牧有限公司(牧原集团旗下上市公司牧原股份的全资子公司)第八分场参观考察,实地了解牧原集团标准化规模养殖以及猪粪便综合利用情况。

在观摩现场,秦英林热情接待了于康震副部长及考察团,并就饲料运输及自动饲喂、牧原环保“三个台阶”、养殖场全场防渗、液态肥还田、有机肥加工、臭气防治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

于康震副部长一行认真听取了秦英林的介绍,并实地参观了方城牧原第八分场的标准化规模养殖以及粪便综合利用情况。观摩过程中,于康震副部长就猪粪便资源化利用模式的技术改进、实际效果等问题与秦英林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充分肯定了牧原在标准化规模养殖以及粪便综合利用方面做出的成效。

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牧原走出了一条成熟的以“养殖—沼肥—种植”为一体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猪粪处理方面采用机械干清粪,整个清粪过程实现自动化控制,产生的尿液和猪粪及时进行固液分离。

猪尿液由中转池集中收集输送至治污区收集池,之后经过厌氧反应器进行厌氧无害化处理,处理后达到无害化程度的沼液进入沼液储存池,在农田施肥季节施用于农田,产生的沼气则用于场区生活所需和用电;经过养殖场环保工程初加工的固粪,被运送至牧原集团旗下的有机肥加工厂,加工成具有良好的环境保护和土地改善效果的高效成品有机肥,已通过相关部门检验和注册,部分用于牧原科技生产绿色无公害大棚蔬菜外,主要供给周边的大型特色种植基地。

参观考察过程中,于康震副部长对牧原独具特色的规模化养猪技术和环保利用养殖粪肥废弃物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并希望公司在这方面探出经验、创出特色、走在前列,以便在全国养殖行业推广。

“把养猪做到极致”的职业观

将环保工作提高到无臭气不扰民高度远超国家标准;通过努力,让养猪成为一个体面的、受人尊重的行业 。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秦英林就牧原环保理念和具体做法做了全面的介绍。

秦英林告诉记者,牧原期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让养猪成为一个体面的行业,能够盈利,多盈利;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行业,养猪无污染,不扰民,食品安全有保证。

因此,在公司内部建立起严格的环保四级标准,从液体处理、固体处理、气体处理、病死猪废弃物处理四个方面把环保工作做到极致!

“牧原的环保工作是实实在在的,不是花拳绣腿。”今年8月29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副巡视员、河南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常委会副会长冯建勋在牧原视察后,高度称赞牧原环保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他表示,没想到牧原有这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公司大规模扩张的情况下,还能把环保工作做这么到位,尤其是环保四级标准,将环保工作提高到无臭气、不扰民的高度,远远超出国家标准,实在是难能可贵。

作为一家专业养猪企业,牧原公司要把养猪这件事做到极致。极致不仅体现在把养猪生产做好,更体现在后端把养猪环保问题解决好。

经过多年的探索,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牧原环保治理水平已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养猪水资源节约,大大降低了养猪对淡水的消耗,甚至将养猪事业推向缺水地区;实现猪舍热交换应用,温控不用燃煤,减少了对能源的依赖和大气污染;率先提出了无臭气、不扰民的环保新标准,并进行了臭气治理方法的探索和尝试,效果显著。

牧原股份始终坚持全自养、大规模、一体化的封闭式养猪模式,不断探索和改进标准化生产操作和流程,实现了从厂址选择、原料采购、饲料加工到生猪饲养等环节的全程监控,建立起了饲料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投入品(兽药、疫苗、水等)保障体系、养殖生产保障体系、销售终端跟踪体系、无害化处理保障体系以及检测验证六大管控体系,做到了食品安全可控制、产品质量可追溯。

养殖除臭是一项国际难题,牧原自我加压,率先提出了无臭气、不扰民的环保新标准,积极进行了臭气治理方法的探索和尝试,取得显著成果,他们制定了自己的6级(从0分—5分,5分是臭气源,0分是臭气边界)臭气标准,各区域成立臭气识别“7人小组”,在8月份炎热极端天气下,不同风向、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对56个场区近600个监测点,共绘制出了200余张臭气等臭线图。

在臭气治理方面,牧原集团则采用源头控制、科学选址、添加活菌、舍内除臭、空气过滤、高效厌氧、喷淋除臭、安装除臭墙、粪尿道密闭运行、沼液储存池覆膜、场区绿化等措施,使臭气得到有效防治。

对于病死猪处理,牧原严格按照“死猪零流失、病源零传播、环境零污染、监督零盲区”的要求,把死猪通过密闭运输进入无害化处理厂,通过高温化制、压榨分离处理后,变废为宝。

“我们养殖环保的标准首先是让牧原养猪人能够世世代代在这里无忧无虑、幸福快乐地生存”,秦英林这种“世代幸福生存”的环保理念,让消费者看到了牧原的责任担当和环保追求的新高度。

秦英林告诉记者,未来,牧原将持续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不断探索和改进粪便综合利用模式,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废弃物高效利用型的现代农牧发展道路,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为现代畜牧业发展做出贡献。

河南省副省长王铁(左一)在南阳市市长霍好胜(左三)、牧原董事长秦英林(左二)的陪同下参观考察牧原集团

“快乐分享,造福社会”的财富观

坚守诚信,偿还本来可以免于偿还的2540万元银行贷款;敢于担当,以国家最高收购价收购农民手中坏掉的“芽麦”。

走近高达19层的牧原双子大厦,“敬天爱人,依道而行”八个大字映入记者眼帘,这是牧原的事业训词,也是牧原的精神所在。

不言而喻,“天”就是天理,“道”就是天道。牧原正是敬重天理,依天道而行,爱护百姓,爱护员工,才做出了令人仰慕的事业;也正因如此,才形成了牧原人在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循的“创造价值,服务社会;内方外正,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价值观。

牧原的价值观决定了牧原的财富观。秦英林告诉记者,企业家不仅仅是财富的创造者,更肩负着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伟大使命。因此,秦英林倡导的财富观是“快乐分享,造福社会”。

秦英林从当初丢开“铁饭碗”回老家村白手创业,到“宁可不赚钱也绝不使用瘦肉精”,“坚守诚信,坚决偿还企业急需、本可打包处置而免于偿还的2540万元贷款”,“敢于担当,以国家最高收购价收购农民手中的芽麦。”……这无不体现着当代企业家的眼界、胸怀、品质和担当,他引领培养、厚植、传承的正是推动企业不断进步而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

“诚信不是让别人看的,是对自己灵魂的承诺,我们一定要像坚守生命一样坚守诚信。”;“承担责任,不求回报,我们要把1%的责任当100%的责任去勇于担当,在责任来临时,敢于去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义务和使命,去实现自身的价值。”

秦英林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早在2004年,牧原事业发展进入二次创业关键期,急需资金,但国家银根紧缩,同时企业已有的2540万元农行贷款面临着被“紧急收贷”境地,彼时,国家农行股改需要,有政策允许将企业所欠银行而难以偿还的贷款“打包处置”,免于偿还。

“2540万啊,我们养10多年猪也挣不了这么多钱啊!”面对选择,社会和企业内部有不少人都以为牧原会将企业所欠银行贷款“打包处置”,但秦英林有自己的思想,“这是国家的钱,是纳税人的钱,我们岂能不还?现在资金紧张还不了,我们明年还……”秦英林说服银行的领导,制定了还款计划,在不到两年时间内,还清了这笔贷款。

就在牧原还清这笔贷款后,主动找牧原放贷的银行接踵而至,有的要给牧原贷5000万元,有的要给贷8000万元,甚至1亿元。

一家国家银行还史无前例地将牧原的活猪作为抵押物为他们发放贷款;有的银行行长还专程到飞机场迎接出差归来的秦英林,秦英林说,“我没有任何抵押物了啊。”而银行领导却说,“你秦英林的信用就是抵押物,你需要多少(贷款),我们都放心给你”;就连世界银行也在亚洲金融危机刚过的金融环境下参股牧原,携手扩张发展。

就这样,秦英林和牧原靠自己的信用赢得了发展的资本。

2009年麦收时节,牧原企业所在地的河南省内乡县,包括周边县、市阴雨连绵,成熟的小麦发了芽,,成了无法食用、几乎坏掉的“芽麦“,粮食部门无法收购,市场更是无人问津,政府部门担忧无粮不稳,农民发愁粮食卖不出去影响家庭生计。

在这关键时刻,秦英林出现在内乡县政府常务会议上,他语气坚定地说,“农民们的‘芽麦’我收,我全收!”资金不足,秦英林安排企业贷款1亿多元;场地不足,自己就四处租赁。农民们送来的“芽麦”,他们全部按当年国家给粮食部门下达的最高收购价现收现结。

在收购现场,不少农民们喜极而泣:“真没想到(牧原)企业能帮俺老百姓真大忙啊!”

他们不但把内乡所有的“芽麦”全部收购了,而且周边县、市,包括湖北老百姓听说后送来的芽麦,他们也都全收全结了。

企业收购的“芽麦“,猪只吃了3天就不吃了。秦英林面对巨额贷款收来的”芽麦“而猪又不吃,可能给企业带来的灭顶之灾,也曾有过担心,但他并没为自己的社会担当而后悔,他在公司高层会上说:“我们企业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无条件承担社会责任,如果企业因收‘芽麦’而死,请在我的坟头立上‘因收芽麦而死’的牌子。”

“我的猪们啊,你赶紧给我张口吃啊!”身材魁梧、高大英俊的秦英林蹲在猪圈里观察,急得求助他可爱的猪们,无论他想尽啥办法,猪就是不吃。

当他用手亲自往猪嘴里强喂食时,自己也不由自主地笑了,“你们不吃,原来是因为这‘芽麦’做的饲料太黏啊!”两天后,秦英林通过技术攻关,把饲料做成颗粒状,并烘干,才解决了这个困扰了他好几天的难题。

内乡县委书记李长江在一次调研活动时说,有责任感的领袖带出的一定是有责任感的团队,有了责任感的团队,你的事业想不成功都不行,因为责任感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关键。当年秦英林以市场收购最高价收购农民手中的“芽麦“,就是大胸怀、大责任、大担当,是一种值得大家学习的崇高境界。

国家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前排中)在秦英林董事长(前排右一)的陪同下深入牧原观摩

全力担当

助推精准扶贫的重任

响应中央政策,探索推行“两个全覆盖”精准扶贫;乐于奉献,让国家社会员工股民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秦英林告诉记者,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我们一定要坚守正确的价值观,致力把企业的内部价值转化为外部价值,在社会好的评价中对企业、对社会做出突出贡献。

作为一个上市公司、公众企业,牧原秉承规模化、节约化、无害化、环保化的养殖理念,服务社会、勇于担当,以“让中国人吃上放心猪肉、享受丰盛人生“为目标,不断探索,不断完善,持续提升。

“十三五”规划提出,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和模式,加大扶贫攻坚力度。

中央提出“精准扶贫”战略后,秦英林和企业积极主动在创业地内乡县,探索推进“两个全覆盖”,让贫困户不担风险,稳定增收。

内乡县聚爱农牧专业合作社是在内乡县委、县政府领导下组建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政府将“到户增收资金”5000元以贫困户入股的方式投入合作社;国家开发银行作为贷款人向加入合作社的贫困户提供一定数额的贷款,由政府通过平台公司为该笔贷款做增信,用于合作社的生产运营。该合作社主要从事猪舍建设,然后租赁给牧原集团获得稳定的租金收入,以此为分红和付息来源。

合作社将每年对入社贫困户提供不低于3200元的回报,提高其经济收入;同时依托牧原集团养殖龙头企业,建立完善的运作模式,实施养殖业对贫困户的覆盖,精准发力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

聚爱农牧专业合作社实行“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金融机构+政府”的“5+”模式,实现了多方共赢。

此次扶贫项目,是牧原集团积极配合政府探寻精准扶贫新模式,并作为养殖龙头企业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撬动金融参与脱贫攻坚的有效举措,标志着养殖扶贫全覆盖模式在内乡县的全面覆盖,更为牧原集团后续大范围推广此项扶贫模式奠定了坚实的一步!

目前“两个全覆盖”已在内乡全面铺开,秦英林说,未来,牧原将一如既往地坚守在脱贫攻坚战的最前线,全力担起助推精准扶贫的重任,把成熟的扶贫模式推广复制到全国各地的贫困村,支持党和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秦英林表示,作为在内乡成长起来的企业,牧原集团的发展壮大受到内乡县委政府以及内乡人民的关心和支持,在整个内乡扶贫攻坚的过程中,牧原集团始终愿意走在最前面!

在企业创业地的内乡县,他们用整体搬迁的模式,支持余关镇黄楝村这个昔日贫穷落后的行政村建设成“中国最美丽乡村”,不但带动一大批贫困户脱贫致富,而且使大家享受到较好的公共服务;“浩林果业”是内乡的一家林业龙头企业,在推进产业发展计划中资金困难,秦英林无偿支持1000万元,帮助其产业规划区内的贫困群众整体搬迁,带动10万亩核桃基地建设,使大批贫困户脱贫致富。

牧原已在在全国12个省的17个贫困县完成生猪产业一体化项目投资86.6亿元,降低门槛、吸纳16000个贫困户农民成为养猪产业工人,人均年增收5万元。

在企业内部,秦英林一方面善于激励员工最大限度地创造财富,另一方面实施“百千亿”财富家庭创造工程,与员工分享财富,即从2015年起,利用10年时间,成就10000个百万元财富家庭、1000个千万元财富家庭、100个亿元财富家庭。

在企业外部,秦英林把整个社会的发展视为己任,无论是教育、养老,还是扶贫和其它一些公益事业,力所能及地积极支持。不仅如此,甚至组建专门的团队探索研究,如何让股民以及周边的百姓享受到更多的企业红利。

秦英林把自己设立牧原教育基金支持贫困地区小学教育工作的经验拿到县政府层面,并一次性捐款1500万元设立内乡牧原教育基金会,次年又追加1000万元。

今年夏季,牧原一次性招聘了668名应届大学毕业生,成为牧原事业发展的后继力量,目前在企业就业的大学生已有近3000人,他们实施的“员工创富计划”,已有数百名大学生在牧原股份增持计划中获得增持而成为“百万富翁”。

欢迎关注商界网公众号(微信号:shangjiexinmeiti)
标签社会责任  纪实  成果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63)

岁月有颗永恒的心
岁月有颗永恒的心2019-03-30 10:02:52
牧原牛
广告
广告
广告
商界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

  • 音频新闻
    通勤最爱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