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潜行中
樊纲 2015-09-01 14:26:20

天下永远没有比别人挣钱多的行业,最后都是平均值。拿实业和金融来说,把风险因素加进去,实业更稳定,实业真正破产了,废铜烂铁还能卖点钱,金融大风一吹就没了。

最近几年经济形势比较低迷,而且是有点过于低迷。过于低迷就是低于正常增长,它的表现是通货紧缩。我们现在已经有40个月PPI(生产价格指数)为负,按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算是1.3、1.4。美国、欧洲都是把2%当做目标的,我们只有1点几,严格来说也是通货紧缩了。

坏消息是,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痛苦的周期性调整,低迷的时间或许会比较长。但工业化没有完成,劳动力转移还有提升空间,因此长期看来,中国经济仍有潜力。

7%不是正常增长

“过去三十几年中国经济两位数高增长”,这句话非常流行,但实际上非常错误。第一,GDP增长速度和通货膨胀率,过去多数年份不是两位数增长;第二,1995年到2002年八年时间属于调整时期,有一段下滑。

我们记忆有选择性,喜欢记住自己辉煌的时代、挣钱容易的时代、东西好卖的时代,不记得自己低迷的时代。实际上那八年很痛苦,当时说的问题跟现在说的都一样,产能过剩、债务问题,那时候我们年年讨论怎么扩大内需、讨论怎么治理通货紧缩,那时候PPI31个月通货紧缩。

那时候是一次过热的产能过剩,这次是两次过热产能过剩,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这次可能比上次调整的力度还要大一点。这次调整到什么时候?按照上次的情况我们才走了一半,清理问题现在也才走了一半。大家得有思想准备。

不过,和现在有些人看待中国经济比较悲观的观点不太一样,我认为如果我们完成了这段调整,经济将恢复到正常增长,而且我们的正常增长会比现在高。

中国经济是有周期的,看中国的潜在增长率也要在长期的波动当中分析这个问题。西方人老说看不懂中国经济的问题,他们说你们怎么没有经济危机,我说我们有经济周期,只不过没有负增长,我们的周期幅度可能比你们还大,我们是14.7%和7%之间的将近8%的波动,而你们看不见中国有经济危机是因为中国7%是低谷,你们负增长才是低谷。我们没有衰退,但是我们是低谷。

两位数的增长也不是中国正常增长。中国经济一超过9%就通货膨胀了,超过10%又是通货膨胀又是资产泡沫,那都不是正常增长,那叫过热增长。当然通货紧缩也不是正常增长。我们把这些去掉,去掉之后从统计上看,就和世界上若干个研究小组过去这些年研究的中国潜在增长率结论是一样的,过去二三十年就是7~9之间,有的十年可能是8~9,有的十年可能是7~8。

现在7%或者低一点的增长速度不是我们的正常增长速度,属于比较低的调整时期的增长速度。我个人认为中国经济今后长期来看,五年、十年、二十年,会高于7%。

周期因素VS长期问题

经济调整期也是企业优胜劣汰发生的时期。大浪淘沙之后,更能看出哪个企业好、哪个企业不好,风投和PE选择企业会相对容易一点,准一点。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很多企业不景气,但你还得让这个调整走完,不能再刺激出一把过热。现在刺激不出来,因为市场决定着一定要走这么一个调整过程,就是淘汰一批过多的又不很专业的产业当中的一些企业。有人被兼并重组,有人兼并重组别人,兼并重组别人的一定是过去这些年专注、专业、创新的那些企业。

不仅如此,现在定单集中,以后产业集中提高。这样的调整就为下一轮中国经济的增长创造新的价值,效率更高了、资源配置更好了、利润情况也更好了,竞争力也会增强。

所以应该说,现在我们处的阶段,有它积极的变化正在发生,不必特别悲观。我们有些产业正在恢复正常状态,汽车制造、一般基建行业,除了建筑基建之外的基建行业都在增长,消费品比较稳定。这是市场的基本面。

明年开始“十三五”,“十三五”前期还在应对“十一五”、“十二五”以来过热的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逐步实现长期的正常增长,希望不再是过热增长了,7%~8%的正常增长持续一段时间,中国又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大家现在对中国的长期增长有很多怀疑,比如成本提高、环境因素等。刚才说的那些是短期、周期性的因素,周期性的因素现在在发生,长期性的因素也在发生,它们所发生的方式是不同的,处理的办法也是不同的。经济研究最怕就是一锅粥在那儿搅和,永远讨论不清楚。

我们把它区分开,有长期的问题,如结构性问题、体制问题等,也有周期性因素。如果说我们现在所有的问题都是长期问题了,没有周期问题,这是忽视经济的基本特征。经济就是有周期的,我们要重视周期性变化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同时又能够分析这些长期的问题。

人口红利消失是个伪命题

中国还有巨大潜力:人均GDP只是发达国家很少的一部分;工业化程度说了半天,老提不高;天天转移人口,还有多于30%的劳动力是农民——不是因为他没出来,而是出来又回去了,这是中国特殊的体制问题导致的;然后沿海地区劳动力短缺,工资成本上涨过快,过早进入了工资成本上涨时期,是因为农民工早退,干个八九年就早早退出了城市劳动力供给。

这不是中国的劳动力用完了,不是人口红利没了。中国过去三十年制造业、服务业有大量的劳动力供给,不是因为中国过去几十年生了太多的孩子,是因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这是基本的逻辑。

现在有些人说中国人口不增长了,解决办法是再生孩子。这是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作为一个经济学者,我巴不得现在劳动力用完了,劳动力用完了我们再发展别的。但现在的问题是没转移完就发生劳动力短缺,这是新型城市化要解决的问题——怎么让这一代农民不回去,下一代农民也不回去,解决中国的工业化问题。这个过程中只要劳动力不断转移,劳动力供给基本是有保障的。

分析这个问题,很多人犯的另一个严重错误,是说中国劳动力没有了,因此中国不增长了。我说即使劳动力人数减少了,现在的经济增长不能光算劳动力,要算人力资本,就是劳动力加上教育。把这个因素带进去,现在进入劳动大军的劳动力资本比退出劳动力大军的资本至少多四到五年的教育,那么算出来的潜在增长率就是不一样的。

还有一点,我们的城市化只有52%。70%的人口为低收入阶层,70%当中一半是农民、一半是农民工。储蓄率过高,一方面表明我们不缺钱,钱到处在找项目,另一方面说明我们的消费特别低。去年居民消费只占GDP的48%,前一年是39%。如果今后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的消费,降低一个百分点的储蓄,这个潜力有多大?

按照人均GDP,经济学算一个指数叫“追赶指数”,即人均GDP比你的标杆国家人均GDP。比如标杆国家美国,现在是五万多美元,我们是七千多美元,我们只有百分之十三点几,而韩国和台湾地区对标美国都是百分之六十几,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富的国家,比美国还富一点。再有,阿根廷、墨西哥,马来西亚、泰国对标美国都是百分之二十左右。相比之下,我们只有百分之十三点几。韩国和台湾地区都是1979年左右达到这个水平,韩国1979年达到这个水平以后又有二十年增长,直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结束。按这个算,中国未来二十年的高增长是有可能的。

普惠“十三五”

顺便说一句,关于流行的中等收入陷阱的说法是不对的。这个说法主张我们现在到了中等收入阶段,竞争力和低收入国家比不行了,做不了低端产业了,但是你又没有高新技术,又竞争不过发达国家,高不成低不就——这个不对。

下一阶段确实是最难的时候,我们的收入差距现在是最大的阶段,这是真正的问题。但是中等收入陷阱定义的一个基本错误是,怎么能假定世界只有一个高端技术和一个低端技术?它不是跳跃的,有大量的企业就在拿着中间的技术挣着中间的收入,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包括韩国和其他国家都在吃着中等技术的饭在逐步发展,只要收支是平衡的,仍然可以有利润,慢慢再把产业低端的部分转移出去,中端和高端的东西继续做,继续发展。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的制造业也大有前途。天下永远没有比别人挣钱多的行业,最后都是平均值。拿实业和金融来说,把风险因素加进去,实业更稳定,实业真正破产了,废铜烂铁还能卖点钱,金融大风一吹就没了。

除此之外,直接投资市场有很大的发展前途。

大家都希望中国的资本市场有健康稳定的发展,因为中国太缺直接融资。2013年中国的IPO只占全部社会融资的1%,加上前面的风投、创投、天使投资、PE不超过3%,这么多年还是以间接融资为主。发达国家不说美国高到60%、70%的融资比例,日本、德国间接融资比较高的国家也有20%、30%的直接融资方式,而我们太缺了。

资本市场的稳定有利于IPO之前的一系列投资发展。这个领域大有发展前途,也是政府应该支持鼓励和配套的,政府不见得搞很多基金,但政府搞的基金跟着私人的投资走,给私人政策添个码,而选企业、产业要让企业去选,让我们的风投、创投首先选企业然后承担风险,政府跟着一块去承担风险,至少方兴未艾。

我还有一个观点是,互联网只节省了信息成本,没有解决内容问题。

互联网特别热,我也非常赞同互联网是这几十年来最伟大的技术进步和最伟大的技术革命,一定要应用在各行各业。但是基本内容是信息技术,它节省了各行各业、节省了我们每个人的信息成本,但是它不解决内容问题,它收集整理传输信息有新的方法了,但是传递什么东西这个问题没解决。所以我个人的观点是要“+互联网”。

“互联网+”这个词说起来上口了,在我看来应该是各行各业+互联网,否则互联网加了一千次仍然没有解决好产品质量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基本的竞争力问题。对企业来说,根本的问题还是怎么做好你自己。

“十三五”我们建议用普惠式的,谁有先进技术、发明创造就鼓励谁,加强它的发展势头,包括应用互联网。我们看一个企业根本的还是看它提供什么东西,而不是看它是不是用了互联网。

27
欢迎关注商界网公众号(微信号:shangjiexinmeiti)
标签新常态  中国经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13)

广告
广告
广告
商界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

  • 音频新闻
    通勤最爱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