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
我2012年第一次接触攀岩,是我妹妹带我去重庆大学的一个小型岩壁上体验,没想到一试就爱上了,之后每天下班都会去岩馆报到。因为太喜欢攀岩,我2013辞掉了国企的工作,满中国“流浪攀岩”,还在广西阳朔认识了我先生。2020年9月26日,我和其他2个伙伴一同成立了山石综合攀岩运动馆。可以说,攀岩让我遇到了爱情,也成就了我的事业。
川渝经济:攀岩的魅力在哪里?
王莹:
首先,攀岩是与自我对话的过程。在10——20米的高空中,无人能帮,无人能求,只有自己想办法和尝试。这会极大程度地挑战自我,与恐惧为伍,最后跨越困难。
其次,攀岩不等于爬高。它是一项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运动,最大的乐趣就在于攀爬过程中的线路变化。墙壁上分布着造型各异、距离不等的岩点,在岩友眼中,就是一条条富于变化的攀爬路线,充满挑战,乐趣无穷。
最后,它可以解锁身体极限。通过攀岩,你会发现原来我们的腰腹、手指、肩背、腿等身体部位可以通过不同的发力做出不同的动作。在岩壁山攀爬腾飞的过程,也极具艺术感,所以攀岩也被称为“岩壁芭蕾”和“峭壁上的艺术体操”。
川渝经济:山石综合攀岩运动馆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是西南区最大的攀岩馆,大体量能带来什么体验?
王莹:
我去过很多国外的岩馆,发现国内的理念和设施设备和它们差距很大。山石综合攀岩运动馆希望能提供一些超预期的用户体验,功能区多了,面积自然而然就大了。
在设施设备上,我们订购了国外知名品牌的最新岩点,不定期设定新线路,让攀岩既有趣又新鲜。
川渝经济:为什么山石综合攀岩运动馆的全国首店会选择落地重庆?
王莹:
攀岩在中国是小众经济,发展基础并不好。1990年,北京怀柔的国家登山训练基地才建造了国内第一座大型人工攀岩场,还是由日本出资设计的。1996年底,中国才有了第一家商业性质的攀岩场馆。截止到2020年底全国经营性岩馆也才约400家,重庆地区只有2家。
开业后,确实有很多同行问,重庆有那么多人爬吗?但我们看到的是,重庆还有那么多人没接触过攀岩,反而有开发空间。所以,我们把店开到这里向大家推广这项运动。
川渝经济:山石综合攀岩运动馆的岩友有75%是女性,背后是什么原因?
王莹: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男性比女性更喜爱运动。但伴随着全民运动健康热潮,年轻人运动健身意识提高,越来越多的运动方式不再受性别限制。比如,搏击、骑行、越野跑,很多玩家也是女性。
其次是现代女性经济独立,自我意识崛起。随着中产女性财富的不断提升及自我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到运动健身的行列中,在消费时,她们更愿意忠于本心,取悦自己。所以体育消费市场也迎来了新的商业机会,吸引众多商家重点布局女性消费市场。
川渝经济:你认为攀岩正在一个风口吗?
王莹:
不算在风口,但是长期价值已经显现。2017年,攀岩运动被首次列入全运会,这是国内最高级别的体育赛事。与之而来的是体育总局科教司发文,攀岩运动成为了 2018 年优秀运动员免试入学竞赛项目之一。之后教育部和体育总局的招生文件也强调,2020年起中国高校的体育单招新增了攀岩项目,这意味着靠攀岩也可以上大学。在一个应试教育大国,这可以视为推动青少年攀岩的有力政策。所以,攀岩运动在中国有很好的成长信号,我对这个行业也充满了信心。
川渝经济:推广攀岩运动,岩馆能够做些什么?
王莹:
我们做了很多的尝试。比如一年举办近30场活动,如“怎么爬都对”、周年庆、每年一月的公开赛,让岩友更加有体验感。在大众点评和美团这些平台上也有线上课程,降低初学者的体验门槛。我们还是巴蜀常春藤的研学基地,和一些幼儿园定期组织活动,承接团建项目,并与其他运动品牌和健身机构跨界合作。
未来,我们还会陆续在重庆其他地区增设门店。10月23日,山石龙湖金沙天街店已经开业了,渝北区的门店也在准备中,让更多的朋友能参与进来。
川渝经济:怎样看待攀岩的市场前景?
王莹:
经过5年多的高速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攀岩馆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攀岩馆的经营模式亦进行了迭代升级。比如有开在商业体中的流量型岩馆,有针对攀岩爱好者的高品质线路岩馆,还有专门针对青少年的教培岩馆等等。
随着国家队、省队、俱乐部队等专业、职业队伍建设日趋完善,国内各类比赛,项目培训也将大大增加。
同时,攀岩相关的设施设备及运动品牌,会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多和深入,市场越来越好。
后记:
纪录片《徒手攀岩》展现了人类迄今为止最极端的自我挑战方式,攀岩大师亚历克斯徒手征服高975米的酋长岩。
975米,是目前徒手攀岩的极限高度,也被视作勇气的高度。在中国,投入攀岩运动的经营与推广,同样是一场需要勇气和毅力加持的冒险,中国600余个城市拥有经营性攀岩馆400间,平均每个城市不到一间,定期参与攀岩运动的人口仅30万。毫无疑问,在诸多的体育项目中,攀岩不是成熟的大众运动,它像是一个刚刚踏入成人世界的新鲜人,因为年轻而拥有无限可能。截至2020年底,全国自然攀岩、攀爬线路总数超过8000条,攀岩注册俱乐部300家,群众攀岩赛事活动累计达1500场,这些不强大的数字反而酝酿着巨大的成长空间,一路向上的攀岩,正在探索自己市场高度。
关 于 本 文
作者:商界·川渝经济|何双欣
主编:商界·川渝经济|胡尧熙
摄像:商界·川渝经济|霍欣睿
后期:商界·川渝经济|陈良
美编:商界·川渝经济|Bobby
校对:商界·川渝经济|YuYu
图片:山石攀岩馆
文章仅为作者独立观点,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创平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论
全部评论(13)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 -
音频新闻
通勤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