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这碗方便面生意——熟了!
商业周刊中文版 2019-10-01 11:26:00

30年来,最能揭示中国经济状况的指标也许是毫不起眼的方便面,售价0.25美元(约合1.78元)一包。在中国经济形势最好的2001到2011年期间,方便面销量飙升140%,至430亿包,而这也正是亿万农民工涌入城市打工的十年,便宜的方便面常是他们的果腹之物。与此同时,2011年还是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触顶的一年。此后,劳动年龄人口和方便面销量双双下滑。到2016年,中国市场的方便面销量减少了70亿包,全球最大方便面生产商被剔出香港恒生指数成分股。方便面从此风光不再。

但这场传奇并未结束。据《证券日报》上周一篇被广泛转载的文章称,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这几年,方便面大有卷土重来之势:2019年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加7.5%,年销量重回400亿包以上。在方便面市场意外回暖的背后,中国经济发生了一些重要且持久的变化。

方便面强势归来的最关键因素是中国民众的生活日渐富足。以前,方便面的营销对象是低收入劳动者和学生群体。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这个行业开始针对消费新贵推出价高质优的方便面产品。这一“高端化”战略正被中国市场上诸多快速消费品生产商所采用。效果也是立竿见影:中国一家大型方便面生产商称,2018年其高端产品为公司贡献了高达40%的营收。

其次,外卖市场的成熟是另一推动因素。2015年前后,美团点评等公司利用看似取之不尽的投资资金,对外卖服务实行补贴,而它们递送的餐食无论在价格还是新鲜度上都足以与方便面一争高下。在我所居住的上海老小区,花大概1.25美元(约合8.92元)就可以点一份现做的灌汤包外卖。因此,对收入不高的打工者来说,外卖的吸引力显而易见。据某分析报告的数据显示,外卖市场规模每增加1%,方便面消费量会减少0.05%,而前者的规模递增又远远不止1%——2018年,中国外卖订单数量达到近110亿笔。

但是,和世界各地的“独角兽”一样,中国的外卖初创企业很快就感受到了盈利压力,无奈之下只好开始提价。据关注信息技术公司的新闻网站 TechCrunch称,很多餐馆现在每接一笔外卖订单,都要将流水的至少20%付给这些配送巨头,而配送费通常又会转嫁给消费者。于是,方便面再次焕发魅力。

最后,还有中国经济放缓和生活成本增加的影响。这两个因素相叠加,使得很多中国人下调了生活质量预期,花钱上也开始缩手缩脚,这一现象从零售额与汽车销量增速放缓中可见一斑。喜欢买东西的中国人并未停止消费,只是变得更加精明,更青睐低价商品(也就是所谓的“消费降级”)。在曾经触手可及的奢侈品开始提价之际,那些因外卖补贴减少而不愿叫外卖、又不想用0.25美元(约合1.78元)廉价方便面打发自己的消费者可能会发现,高端方便面产品显得更加诱人。

这么看好像也蛮惨的,至少表面上如此。但实际上,中国经济正在很大程度上回归全球常态水平。在发达国家,相比在家煮面,点外卖并无竞争力可言。虽然速食品没什么营养,但总比最便宜的碗装方便面强太多。在经济发达的亚洲国家,高端方便面近年来早已是餐桌上的常客。就人均方便面消费量来看,韩国是中国的两倍,日本是中国的1.5倍左右。

至少对中国的方便面厂家来说,未来可期。对其他人而言,眼下的情况说明,中国的经济发展将带来更多选择和机遇,即使在低迷期也不例外。

本文来源:商业周刊中文版

60
欢迎关注商界网公众号(微信号:shangjiexinmeiti)
标签方便面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1046)

广告
广告
广告
商界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

  • 音频新闻
    通勤最爱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