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向上游拿到稳定优质房源,易居中国通过“客户-股东”模式绑定开发商,从而成为中国最大的一手房代理商。但如何防止股东变现走人,这是它接下来急需思考的问题。
房价还在涨。
2019年初,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报告:2018年中国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8 544元/平方米,同比增长了12.2%。按这一价格计算,2018年中国“房价收入比”攀升至8,已成为近20年来的第二高。
涨价让不少人苦恼,但这正是开发商和房产代理商的利好。作为中国最大的一手房代理商,易居在2018年上半年,营收达到了27.80亿元,同比增长44.42%;净利润5.63亿元,同比增长84.1%。
业绩大幅度上升,易居认为其原因之一是“市场的稳定发展”。但在众多房产代理商财报中,易居还给出了一个更为亮眼的原因——集团强大的股东基础。
在市场发展相对于每个企业都普遍稳定时,易居为什么能够借助股东基础脱颖而出?这又暴露了该行业产业链利益相关者之间怎样的博弈?
谁是产业链一把手?
在房产代理业务中,为大众所熟知的是链家。易居与链家的区别就是,前者主营一手房代理,后者主营二手房代理。
2015-2017年,易居一手房代理业务收入占比为86.06%、89.31%、84.76%。高度集中的主营业务,决定了易居与中国房地产开发商之间的命运走势是高度一致的。
在一手房代理的产业链条里,上游是房地产开发商。易居需要从开发商那里争取到房源,即代理销售权,体现于财报中就是已订阅储备物业。而其下游是新房购买者、劳务公司、营销公司等,易居主要负责把房子卖出去。
在这样的商业经营中,易居的营收来自开发商,具体数额就是:佣金率×已售物业平均价格×已售物业总面积。据悉,易居的佣金率一般在0.8%~0.9%。
但作为中间商,易居在这条产业链中并没有多少话语权。
从表面上看,对易居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房子要能卖出去、卖得快,这样才能得到开发商客户的青睐。
这决定了易居本质上是一家销售代理公司,它在市场上拼的是销售团队的规模与素质。在港交所上市前夕,易居中国有2万名员工,其中销售及营销人员有1.78万人,占全体员工的88.9%。根据财报显示,其人工成本占到营收的6成。
上市之前,易居更多地使用劳务公司来解决销售团队问题。其将销售团队具体到每个楼盘,楼盘房子售罄后就遣散销售团队;当有新盘开盘时,就再次委托劳务公司组织队伍。
后来为了上市合规,易居才大幅削减了劳务派遣人员的数量。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的房子并不难卖。无论是自己组织销售,还是委托劳务公司组织销售,最后都能很快卖完房子。
因此,这门生意的关键还在上游。易居要想尽一切办法,从开发商那里拿到代理销售权,尤其是优质楼盘的代理销售权。
近些年,中国房地产市场遭遇调控,新房销售遇到一定困难,未来几年可能会更难。但是,困难局面并不能削弱上游的重要性。在这个产业链中,上游开发商拥有足够的话语权。
判定上下游话语权,我们一般比较公司应收、应付、预收、预付等财务指标。通常情况下,应收、预付账款越多,这个公司的话语权则越小,应付、预收账款越多,话语权则越大。
由易居2018年中报可见,其应收账款要比应付账款大得多,应收账款为27.74亿元,已占到当期营收的99.78%,而应付账款却只有2.26亿元。
这意味着,易居在下游不敢欠劳务公司等供应商的钱;在上游面对开发商,由于话语权低,账期也偏长。总体来说,开发商客户欠钱数额可观。
如何既能搞定上游的开发商,得到稳定持续的优质房源,又能尽快回笼应收账款?这是包括易居在内的所有一手房代理商需要考虑的问题。
把客户做成股东
易居的方法是,让开发商成为自己的股东。
在宣布私有化后,2016年8月,易居引入万科、恒大、融创等13家房企入股。2017年,又引入碧桂园等房企股东。
至此,碧桂园、恒大、万科三大“宇宙房企”均持股易居15%。而易居所有股东中,包括26家百强房企。
从易居2018年中报可见,上述格局基本保持稳定。
客户做成了股东,将形成深度捆绑。对易居而言,获得代理销售权的难度降低了,为此付出的销售费用下降了。对入股的开发商而言,一部分销售费用变成了其投资企业的营收,何乐而不为?
2015年,碧桂园曾中断与易居的代理合作。然而,在成为股东后,碧桂园又开始了与易居的合作。到2018年上半年,碧桂园支付给易居的代理费为1 244万元。
而易居的第一大客户—股东恒大,2018年上半年支付的代理费达6.699亿元。
但是,与客户形成股东捆绑关系也有弊端,即关联交易。易居规避风险的措施是,披露主要房企股东的关联交易数额,并订立全年最高交易额。
比如,2018-2020年,易居与恒大的交易额被限制在19亿元、22.8亿元、27.36亿元以内。
这些年,易居也在做商业模式创新。比如,其推出了“房友”品牌,主要模式是全国中小中介加盟“房友”品牌,进一步利用这些分散的门店帮助开发企业获取客户销售新房。但是这些业务目前都是亏损的,所占份额也不大。
所以,易居目前必须仰仗它的大客户股东们,经营好“朋友圈”。
2018年7月20日,易居在港交所敲钟,陪同创始人周忻一起敲钟的,还有一众开发商高管。其中,恒大地产总裁夏海钧专门于当天凌晨从美国赶回来捧场,结束仪式后又匆忙赶回美国。
此情此景,令周忻非常感动,做客户能做成这样,也无愧“销售之王”之誉。
事实上,“客户-股东”模式,对非上市企业同样是有效的,尤其是运用于招商环节。
企业可在代理商中,遴选出业绩最好的代理商,与其成立合资子公司:代理商做法人,持股49%,企业持股51%。这样,子公司的利润可并入母公司企业,不存在关联交易,代理商变成了合伙人,形成深度捆绑。
而要劝说代理商成为合伙人,关键在于企业要向代理商承诺,在母公司企业IPO前,以营业额、净利润、增长率、市占率等指标评估子公司的估值,然后以一部分现金、一部分母公司企业股份的形式进行内部收购。
如此一来,代理商既实现变现,又持有了母公司企业IPO前的原始股,待母公司企业上市解禁后,又能实施第二次变现。
当然,对易居而言,如果客户股东们变现走人,将是其最大的悲剧。
[ 编辑 黄晓军 E-mail:sjplhxj@163.com ]
评论
全部评论(892)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 -
音频新闻
通勤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