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后电商时代另类崛起
黄晓军 2018-08-09 11:13:12

拼多多身上还有着很多显而易见的问题,但它有可能构建起淘宝、京东外的另一种电商方式,这是一个内部算法研发和外部供应链赋能的漫长过程,它需要一点时间。

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开披露拼多多招股书的前1天,国内媒体才得到消息,这个成立不到3年的电商公司准备在美股IPO了。而这,距它首次提交上市申请已过52天。期间,创始人黄峥没有透露一个字。

早有数据传出,拼多多27个月便实现了1 000亿元的年GMV(平台交易额),达到这个数字,京东曾花了10年、唯品会花了8年、淘宝花了5年。招股书更新了这份数据,截至2018年3月31日,拼多多在过去的12个月内,GMV达到了1 987亿元。这个规模,足以将它推向国内电商排行TOP3。

传言中的成绩悉数展露人前,拼多多的成长速度也果真像火箭一样快。但高速成长带来的问题让品牌撕裂:劣质、假货让用户怨声载道,高额罚款让商家维权无门……

数据与口碑的巨大反差中,拼多多到底做了一个怎样的生意?

议价权挖掘增量市场

2007年5月11日,步步高董事长段永平,终于和“股神”巴菲特坐在了一起共进晚餐。那是他几个月前,花62.01万美元竞拍而来的机会。但引起圈内人注意的是,在同一张餐桌上,还坐着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他叫黄峥。

外界不敢肯定黄峥之后的创业,与这次晚宴是否有直接关系。但它对这个年轻人的商业思维,肯定有所影响。巴菲特的第一大投资原则,是独立思考和平静的内心。显然,这也是黄峥在坚守的。

这一年,高速成长的科技巨头Google没能留住黄峥。他离开了一手创立的“谷歌中国”办公室,开启了自己的创业生涯:年营业额达到数亿元的手机电商Ouku.com、淘宝知名代理公司乐其,以及游戏公司寻梦。多年来他靠独立思考抓住了国内互联网的一波波红利。

2015年,在言必称“躲过BAT”的商业世界里,黄峥没有被“三人成虎”的互联网舆论吓倒。他在BAT对电商竞争最为激烈的这一年,创立了拼多多。首轮投资人里,有淘宝创始人孙彤宇、网易丁磊、顺丰王卫以及8年前一起吃饭的段永平。

商家入驻,连接用户,向商家收取佣金、保证金,以及流量费用—拼多多做起了淘宝的生意。

当时VC机构最爱问创业者的一个问题是,BAT布局了同样的业务,你该怎么办?外界疑惑,稍有常识的创业者,都不可能做电商平台,为什么黄峥还要做“另一个淘宝”?

一次采访中,他透露,阿里的标签是电商,腾讯的是游戏,两者流量都体现了市场硬需求,互动性却较差。能否融合两者的优势?他开始试验电商与游戏的结合,让用户在社交中“拼”(像做游戏)着买。

“拼”的逻辑里,老用户选择喜欢的商品,将链接分享到微信群或朋友圈,好友点击进入、注册参团,以超低的价格购买商品。下一次,新用户会自己组团,吸引更多新用户。

那么,新用户在哪儿?拼多多的诞生赶上了微信这个最大的天时。

从今天的数据来看,微信9亿个社交用户中,除了4亿个电商用户,还有5亿人有待挖掘。只是,那时还没有爆火的小程序,最早挖掘这批流量的京东,即使是官方力推也没有获得想象中的成功;而同样看到这份红利的有赞,也因融资搁浅差点死去。

拼多多提出了新的底层逻辑,它通过拼团方式,增加同一产品的需求量,提升了需求方的议价权。渴望优质低价的用户们,开始在朋友圈主动寻找/推荐同类需求。接下来的3年里,七姑六婆9.9元买空调被的拼单链接,成为微信里的一道风景线。

到2016年末,拼多多成为了“1亿人都在用的App”,月流水已高达40亿元。

低价裂变,口碑断层

通过拼团分享能如此轻易地获得用户,拼多多被视为社交电商的典范。

但社交讲的是交互,是内容的相互传递,而拼多多实际是在用“低价”进行病毒式传播。一个低价商品你想要成团,就必须拉进来更多的购买者。所谓社交,其实只是分享链接,拉更多的人入团。

低价甚至超低价裂变之下,劣质便成了无法回避的问题。

用户希望低价购买优质商品,但拼多多集结的100多万商家在供应链建设上并不具优势。低价出货还能挣钱,降低产品和服务质量,恐怕就成了商家的一个选择。

但黄峥把这转移到对性价比的理解上。他在一次采访中谈到:“我们的核心不是便宜,而是满足用户心里占便宜的感觉。拼多多的第一款商品是1元钱一袋的乐事薯片,一天卖了1万份。只要一半薯片还能吃,他就会觉得值。”他表示,拼多多对性价比的理解,与多数平台不一样。当用户认为1元钱只能买到1/3袋薯片时,拼多多却能给到半袋,这种“超出预期”就是高性价比。

但黄峥没想过,那些花心思拼团的人,是希望1元钱能卖到1袋完整的薯片。本刊记者曾在拼多多上选购了一个标品—5卷点断式彩色垃圾袋。5元的商品,2人成团—在没有主动向微信好友分享链接的情况下,一位来自长沙的网友,仅在开团10分钟后就参与了拼单。

3天后,垃圾袋到手。但它与商家的宣传图片差距甚大,袋子表面皱巴巴的,还会有些微小漏洞。即使只花了5元,这样的货似乎对不起用户3天心心念念的等待。只是,拼多多抓住了用户另一个消费心理,5元钱的事,退货的邮费都不够,他们一般就将就用了。

拼多多的退货率极低。曾有媒体报道,商家“果范儿”在做9.9元开衫外套特卖后,其退货率仅为3%,远远低于行业10%的平均水平。但是,毫不费力的投诉暴露了事情的严重性。2016年,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拼多多投诉量竟高达 13.12%,跃居行业第一。

除了商品劣质,低价带来的用户也满是不确定性。

用黄峥的话来说,拼多多的用户都是五环以外的人。他们未曾网购过,或者有过网购却未形成习惯,或是从早期淘宝流量池里溢出的人。但总之,这群人因低价而来。他们既享受平台的低价红利,也在吞咽平台的政策红利。

微信名为“陈陈陈”的网友,是一位卖攀枝花芒果的90后。在她看来,拼多多有些用户不可理喻。

在一次发货后,小陈接到了用户的投诉,声称其收到了坏果。因此,小陈被冻结了款项,对接10多天才得以解决。“一眼就能看出是人为损坏”,用户故意借此向平台投诉要求再寄一份,或是退款。

小陈可能真是被冤枉的。在她推荐的2个QQ群里,1个月能出现两三次关于用户恶意投诉的讨论。

低价带来的劣质用户最不具确定性。从拼多多平台的销售来看,“口红效应”已然形成,卖得好的永远是低价产品。而一旦出现了不愉快,“口水效应”就可能出现:大量的投诉、议论会导致平台过载,这可能一定程度上影响用户黏性。

跳出微信往更大的市场去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2017年7月至12月,拼多多的7日留存率达76.9%,居于行业首位。由此看来,其用户黏性并没有人们所猜想的那么悲观。况且,截至2018年3月31日,拼多多3个月营收达到13.8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7倍。

但是,随着规模的加大,拼多多面临的阻力也在增大。

从2016年到2018年Q1,拼多多销售费用为1.69亿元、13.45亿元、12.17亿元,分别占营收的33.5%、77.1%、87.9%。从2017年开始,拼多多销售费用增速惊人,到2018年Q1,其销售费用绝对量接近去年全年金额,营收占比也提升了10.8%。

在这其中,广告占了大头。拼多多在1周岁之际开始海投广告,其规模不输二手车的广告战。

2016年10月,广州全城500个公交站台,火车站、体育西、珠江新城等数十个地铁站中,拼多多广告随处可见。那时,还是“8 000万人都在用的App”。

2017年开始,除了线下广告铺设,拼多多还走进了冠名圈。《极限挑战》《中国新歌声》《非诚勿扰》等火爆综艺和电视剧,都有拼多多的身影。有网友在百度贴吧里展出过《极限挑战》的招商截图,拼多多要获取特约赞助权,大概需要投入1亿元。

2018年最大的营销便是俄罗斯世界杯。在央视世界杯首批广告资源官方赞助商中,拼多多也拿下了黄金广告位。而有信息披露,首批赞助商的标底价格高达35.62亿元。

巨额广告的投放加剧了拼多多的亏损。招股书显示,其2016年到2018年Q1,分别亏损2.92亿元、5.25亿元、2.01亿元。加上期权支出,三年总计亏损13.12亿元。

相较京东等动辄百亿元级别的亏损,拼多多的运转还算健康。但拼多多销售费用的步子迈得太大,已经超过了营收增速。

黄峥不得不这么做。他曾坦言,“投广告,是为了告诉消费者我不是骗子。”

据招商证券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拼多多获客成本已达49元,相较2017年增长了近4.5倍。

不只是掩盖口碑的不足,黄峥还在寻找另一群人。他们可能是微信里那群逛惯了京东和天猫的人,太过便宜的东西要让他们接受,还需要建立更大的品牌认知影响和一个心理台阶。

黄峥清楚,即使拼多多死了腾讯也不会死,腾讯有诸多正在用资本扶持的项目。作为跑在微信上的一款“游戏”,拼多多对于微信生态的依赖有目共睹。一旦两者的利益分配上出现纠纷,拼多多很可能被踢出局。

要想独立生存,拼多多势必要开启“出微”计划。

两个数据在宣示拼多多“出微”的成果。第一是黄峥4月份透露,拼多多来自App的订单量已远远超过了50%。第二是极光大数据的统计,拼多多去年下半年的月复装率均值达到19.9%。种种迹象表明,拼多多App正在将从微信吸引而来的用户私有化,开始慢慢摆脱对微信的依赖。

那么,极力与微信撇清关系的拼多多最终会是怎样的存在呢?黄峥希望,未来人们用拼多多就像跟用今日头条一样。

供应链赋能做电商里的“今日头条”

相较于“电商界的Facebook”,黄铮可能更喜欢人们将拼多多称为“电商界的今日头条”。在介绍拼多多的未来时,黄峥指出,“拼多多是人的逻辑,我们通过拼团了解人,通过人推荐物,后期会过渡到机器推荐物。拼多多App里几乎没有搜索,也不设购物车。你可以想象一下,把今日头条下的信息流换成商品流,就是未来的拼多多。”

当过渡到机器推荐物时,拼多多便不再需要微信。当然,这需要足够的钱和时间。

研发是最为浅显的门槛。今日头条的信息流推荐,以算法著称,如何研发出一套基于商品流的算法,拼多多可能只处在准备阶段。招股书显示,拼多多2016年以来研发开支为2 942.1万元、1.29亿元、7 281万元。显然,这点钱还不足以支撑算法的迭代。

最为艰难的,应当是供应链的搭建。不是让上海人去过巴黎人的生活,而是让之前没有用过厨房纸的人有厨房纸用,让更多地区的人更方便地吃上好水果—拼多多将成为商品与最广大群众之间的最短通路。而这,要求它拥有一条完善的供应链。

作为中国最大的洗手液品牌之一,蓝月亮在拼多多的销量,占了该品牌网络销量的10%,与京东的销量持平。但在这里,还有很多比蓝月亮销量更好的洗手液。

对于那些没用过厨房纸、不能方便吃上水果的人们来说,一瓶7.9元的杂牌洗衣液和一瓶20多元的蓝月亮没有区别。他们需要的,只是有香味和泡泡,品牌溢价根本不管用。

但以往,这样一瓶成本不过3元的杂牌洗手液,从出厂到夫妻店的货架底层时,已经涨到13元了。至少7次的搬运,以及3元左右的租金、人力和各环节的利益分成,都需要用户为其埋单。

而现在,当用户在微信群里看到朋友分享的链接后即可拼单。这瓶7.9元的洗手液,则由3元成本+4元物流+0.9元利润组成,厂家直销赚得多,用户价低更愿买。

目前,这样的洗手液可能有成千上万个厂家代理商,或前店后厂的商家在售卖。他们觊觎拼多多的流量红利,在全国各地闪动交易动态,织成一张庞大的商品流动网络。

但这远远没实现最短通路,未来的拼多多会是一幅怎样的情景?

黄峥曾说,“供应链升级将是很长时间内的战略重点。拼多多的最终模式是使得上游能做批量定制化生产。”为此,我们大可头脑风暴一下。

在美国,很多公司将大仓建设在田纳西州的孟菲斯,它是全美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运输中心,也是全世界最大的航空物流枢纽。而中国的孟菲斯,在郑州、西安、成都、武汉等城市,它们已经被阿里、京东等验证为最高效的物流枢纽。

未来,对于那瓶7.9元的洗手液,拼多多可能分别只在这几个城市里找一家工厂。当目标用户在拼多多App上“逛”时,系统算法将推荐这条商品流给他。查看、拼单,这可能成为5亿人甚至10亿人再熟悉不过的流程。订单生成时,平台将根据收货地址把订单分配给最近的城市工厂。

这样一来,几家工厂承接了全国千百家工厂的产量,其将通过规模化批量生产降低成本;而在物流效益最高的枢纽处,商品需要的物流成本也将更低。到时候,这瓶洗衣液不仅提升了全生产要素效率,还会更加便宜。

可怜的是,原来大量的商家会被无情地挤出。他们一开始,不过就是拼多多前期发展的工具,最终是要被割“韭菜”的。而令这批商家感到庆幸的又是,拼多多要实现这样的供应链建设,特别是每个SKU都有类似的建树,需要大量的钱和时间。

“它毕竟还只是一个3岁的小孩,身上还有着很多显而易见的问题,以及许多危险和挑战。”7月26日,拼多多以19美元发行价正式敲钟纳斯达克。但这对于3岁的它来说,只是一个开始。

[ 编辑 王宇航 E-mail:sjplwyh@163.com ]

6
欢迎关注商界网公众号(微信号:shangjiexinmeiti)
标签拼多多  电商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59)

一抹阳光
思考者2018-08-24 20:48:52
敢于打破是需要勇气的。
广告
广告
广告
商界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

  • 音频新闻
    通勤最爱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