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2年全国白酒产量为671.2万千升,同比下滑5.6%。自2019年以来,白酒产量连续四年下滑。
尽管产量下降,但白酒企业的利润仍然在增长。另一份数据显示,2022年1-10月份,全国规上白酒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343亿元,同比增长13.66%;实现利润1853亿元,同比增长38.38%。
这些数据证明,低端白酒正在以极快的速度萎缩,而名酒和中高端白酒仍在增长。然而,趋势不是永恒的,白酒的涨价不会持续太久。商界好酒记者认为,2023年,是白酒企业挤入“名酒”之列最好,也是最后的机会。
01、利润微薄,价格倒挂,经销商卖名酒“不赚钱”
2018年之后,白酒行业逐渐从限制三公消费的影响中走了出来,高端白酒在商务宴请、团购等渠道恢复元气,中低端白酒也呈现出品质升级、价格上涨的趋势。至少从2018年之后的这5年,可以称得上中高端白酒,尤其是名酒的“黄金五年”。
尽管有新冠疫情的影响,但大部分名酒企业还是在这5年里实现了营收、利润的持续增长。汾酒更是连续多年高速增长,不仅恢复了昔日荣光,还引领清香型白酒重新进入主流视野。
对经销商来说,名酒的销售虽然量很大,但却越来越不赚钱。
商界好酒在去年下半年进行了大量的走访、调研,结合与行业其他媒体的交流发现,目前,无论是重庆市场,还是全国,有过半的名酒经销商仅能保本甚至亏本在卖,唯一能支撑利润的,是完成任务之后厂家给的返点。
几乎所有的名酒企业都存在向经销商压货的现象,即使是茅台,飞天的配额也是有限的,还要搭配茅台系列酒、茅台葡萄酒等产品。
在记者的走访中,一位经销商告诉我们,“现在一瓶酒3块钱5块钱我们都要和厂家、烟酒店扯皮很久,你卖一件酒几千块,就只有这几十块的利润,靠这个挣不了钱。”
名酒的消费量大、购买渠道多,因此价格也相对透明。对经销商来说,这样的产品不存在信息差,因此很难赚钱。有时候一犹豫,你不亏钱出货,别人就抢先了。因此,目前除了飞天茅台,几乎所有的名酒都有价格倒挂的现象。
这也就意味着,那些知名度略逊的品牌,可以通过让利于经销商的方式,获得更大的推广力度,更好的陈列位置,进而在一个城市打开市场。
2023年,用利润换体量,可能是二三线品牌更进一步的最好机会。
02、压箱底的陈年基酒,是老品牌搏命的资本
从去年开始,消费者们发现,市场上的“老酒”产品越来越多了。
这里的老酒,实际上是在勾调中使用陈年基酒的产品,而对一个酒厂来说,10年以上的基酒是最重要的资产。茅台之所以成为股王,除了它在市场上不可替代的地位之外,大量的陈年基酒也是投资者看好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诸如舍得这样的二线品牌,既有拓展市场的急迫需求,又有大量的陈年基酒,正好可以开发相应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对老酒口感上的需求。
2022年初,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白酒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要求“生产年份酒的企业应建立年份酒质量安全标准,年份酒标签应如实标注所使用各种基酒的真实年份和比例”,这也为年份酒制定了标准,让不少号称20年、30年的产品原形毕露,同时也为老酒产品清理了一条公平竞争的赛道。
同样在老酒赛道上发力的还有古井贡酒,作为老八大名酒之一,又是国内最早的一批白酒上市公司,按理说古井贡应该发展的不错。然而古井贡在混改的道路上一直走的不顺,加上走出安徽后,在全国市场的份额也提不起来,安徽市场常年占其销售额的50%以上。
其实,古井贡和舍得也可以算得上名酒,但它们无论是在销售额还是知名度上,都比“茅五洋泸汾”略逊一筹。对它们来说,通过高性价比的老酒产品,搭配原有的大单品,再加上各个平台的广告轰炸,是很有机会把销售额做大,进而和头部品牌竞争的。这也是舍得、古井贡、水井坊、郎酒等品牌常年在央视不遗余力的进行广告投入的原因。
除了这些二线品牌,其实还有很多此前有一定知名度,在地方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品牌。如贵州的董酒、安酒、鸭溪窖、青酒;河南的宝丰、宋河粮液、杜康、仰韶;四川的全兴、丰谷、叙府、文君;安徽的迎驾、口子窖等。
这些品牌,有的平稳发展,有的几度易主,有的名存实亡,但品牌影响力尚存,地方政府也希望这些企业复兴,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税收。
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政府、产区、资本,四方如何协调,调动更多资源,让品牌得以有序发展,将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对这些三线品牌来说,要强化品牌宣传,拿出拳头产品,背后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作为支撑。
03、白酒新势力:并购的最佳窗口
为了方便读者理解,我们创造了一个词汇:白酒新势力。
白酒新势力包括复星、华润这样,将白酒作为重要业务的集团,也包括江小白、光良、肆拾玖坊、谷小酒这样的新锐品牌,1919和宝酝集团这样以白酒为主的新零售品牌。
这些新势力大多已经在行业内站稳脚跟,有了自己的酒厂,渠道也遍及全国,但他们距离成为“新名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并购,毫无疑问是加快速度的最好方式。
2020年12月31日,复星集团通过股权拍卖的方式,以45.3亿元的价格获得了四川沱牌舍得集团有限公司70%股权,复星入主舍得至今已经整整两年,这两年中,尽管舍得的发展还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但复星带来的改变也是有目共睹的。
对复星来说,舍得酒业是有着长期价值的,首先,复星收购时,舍得拥有12万吨的老酒,并在收购完成后延续了以老酒为核心的战略,目前沱牌的复古老酒在市场上也受到了一定认可,如果复古老酒和高端产品能顺利打开市场,舍得就会成为一家拥有完整产品序列的酒企,冲击千亿甚至更高的市值是有可能的。
目前在市场上,一些品牌也开始学习这套打法。同时,舍得在营销上的投入也在增加。
而在舍得身上尝到甜头的复星,也开始了进一步的并购,以成立合资公司的形式,通过舍得酒业投资夜郎古酒,目前,夜郎古酒在市场上也是动作不断,受到颇多关注。
华润集团同样在白酒行业进行了数次并购,先后投资了汾酒、景芝、金种子和金沙酒业,其中在金沙酒业身上豪掷123亿,收购了其55.19%的股权。
对白酒新势力来说,投资那些仍有一定品牌价值的白酒老品牌,通过新老品牌的融合形成品牌、产品矩阵,进而成为龙头,带动产区发展,是一条很有想象力的发展道路。肆拾玖坊投资建厂、江小白旗下的江记酒庄获得江津区政府10亿元投资、光良酒在各大热播剧中的植入,都是新势力发展的很好展示。
白酒行业的高端化不会一直持续,从经销商在去年面临的压力来看,厂商压货也持续不了多久,一旦中高端白酒饱和,市场就会陷入红海竞争,门槛将越来越高。
对有梦想成为“名酒”的二三线品牌和白酒新势力来说,时间真的不多了。
评论
全部评论(10)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 -
音频新闻
通勤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