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海上来,潮起海之南。
30年前,海南特区横空出世。10万人才下海南,敢闯、敢试、砥砺奋进,竞逐海南梦。
30年后的今天,海南再迎新身份“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幅百万人才进海南的蓝图徐徐展开。三十而立的海南省再次以其独有的政策优势,吸引着无数怀揣梦想的人们。
游资热土、资本热土、创客热土、财富热土,海南三十年亦苦亦甜,承载着无数奋斗者的青春与记忆。
在这里,我们或能找到当下中国创业者、企业家最原始的精神启蒙。
■文/本刊记者 周慧陶
闯海南,残酷与感悟
1988年,冯仑第一次登陆海南岛,燥热,破败,让这位当时还留着长发的青年很不习惯。
然而,短短5年后,冯仑与王功权、潘石屹、易小迪、刘军、王启富一起创立的房地产公司万通,就在海南房地产热潮中实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小目标”—1亿元。
如今,“万通六君子”早已分道扬镳,冯仑也在北京建起了CBD。但没有人能够否认,如今活跃在中国商界赫赫有名的人物,许多都曾有“闯海南”的经历。
海南建省的1988年,马蔚华39岁,戴志康24岁,陈峰35岁,方风雷36岁,冯仑29岁,潘石屹27岁,王功权27岁,这些至今叱咤商界的显赫企业家,都曾是最早的海南“闯将”,周末常去海口的郊区喝茶聊天。
农夫山泉、养生堂创始人钟睒睒,当年从《浙江日报》停薪留职,跑到海南做起了蘑菇生意,开始了第一次创业。
鲸吞沃尔沃、戴姆勒奔驰的吉利汽车大鳄李书福,也曾在1992年带着8位数的资金闯滩海南房地产,不料却一脚踏空全部赔光。
潮起潮落,有人折戟沉沙,有人功成名就,海南让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自然生长起来的创业者、企业家领略了市场的残酷。
1992年,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张宝全接拍第一部电影,面临50万元的资金缺口,做事雷厉风行的他当下决定“去海南赚”。
当时,海南100万的城市人口,竟有2万家房地产公司,那时连空气似乎都是躁动的。那一年,有一位姓夏的三亚国土局副局长,专管土地拍卖,新上任就拍出一块单价每亩380万元的地,可谓当时的天价。省政府对此非常紧张,担心“天价”会吓跑各路投资者。可真实情况恰恰相反,全国的热钱纷至沓来——成立一个公司,划一块地,拿这块地去银行贷款,盖个房子,一涨价就抛出去。这赚钱的速度犹如亚热带海岛常有的倾盆大雨,犀利、猛烈。
张宝全来海南时只带了几百元,他成立了一家一人房地产公司,“做饭、打字、打扫卫生、总经理,都是我一个人干了”。然而,就是这样一家“一人公司”,却很快对接到北京的一家银行机构,谈判条件就是:所有项目五五分成,共同融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分利润。
张宝全没法不乐,因为银行有的是钱,共同融资肯定都是银行去筹钱,可银行就是没人来干活,刚好他一个人包办了。投资者比创业者还多,这就是海南当时的景象。
从1992年10月注册公司,到1993年5月快速拉起3个房地产项目,张宝全完全行走在“暴富”的道路上。然而,一切都在1993年6月戛然而止——中央突然下发文件,抽走大部分投资房地产的国有银行贷款,数百亿元资金被冻结。
顷刻之间,建立在泡沫上的2万家房地产公司倾覆95%,大批地标性项目烂尾。曾经是不夜城的海口,大批酒店、歌舞厅、商店关张,新开张的都是典当行、跳蚤市场和1元钱1位的“老爸茶馆”。
幸运的是,张宝全并未像其他投机者那样倾其所有,他在海南的3个项目都做好了风险防范。虽然钱收不回来了,但是资产全在;虽然价格掉下来了,但还没有成为负资产;虽然难言变现,但银行也没有实际损失。
“海南就是个大课堂,用很短的时间,像演戏一样,用事实告诉你什么是市场。”
经历过后,张宝全并没有跑回北京拍电影,而是成立了今典集团,只做实业。后来还在海南创办了闻名遐迩的红树林度假酒店。
30年感悟,张宝全说:“我们不靠卖房子赚钱了,完全转向靠运营来挣钱。”
潘石屹是“万通六君子”当中最早逃顶的人。1992年年底的一天,他带着5斤桔子“搞定”海口规划局的一位干事,拿到一份城市规划图,结果发现海口人均住宅报建面积就已高达50多平方米,是北京人均住宅面积的7倍。
“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天要塌下来了!”潘石屹紧急通知冯仑逃离海南房地产,随后带着第一桶金100万元到北京成立了SOHO。
如今,业内人士都知道SOHO是一家只在一线城市繁华地段做项目的房地产公司。其实,这样的定位源于潘石屹逃离海南时的感悟:房地产不能做成参天大树,而应做成爬山虎,只有工业、农业、旅游等各行业发展起来,房地产才能发展起来。
冯仑对那段闯海经历滋味复杂,他坦言海南教会了他许多市场经济运作规则。2000年以后,万通陆续被后起的房地产公司超越,但冯仑依然坚持稳定增长策略,从不盲目扩张。
显然,当年海南房地产的崩盘意义深远,张宝全、冯仑、潘石屹后来都远离“炒楼”的偏门左道,走向“中庸”的经营哲学。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道即正道,正即正中。不左不右、不前不后、不上不下、不高不低都是正中。中能够占有一定的位置,因为中代表了最牢靠、最平衡、最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正道就是大多数人应奉行的求取钱财之道。
正是用残酷的市场崩盘普及了“正道”,海南后来被人们称为中国商界的“黄埔军校”。
新时代,炸楼与复兴
上世纪90年代堪称“失去的十年”,海南出现了“三大景观”——天涯、海角、烂尾楼,烂尾楼见证着那个时代疯狂后的没落。
1999年,为处理海南烂尾楼问题,国务院给出多项免征营业税、契税的政策和专项补贴,然而大批烂尾楼业主渺无音信。
2000年,时任三亚市委书记的王富玉用了一个狠招——炸楼,先在三亚大东海旅游区炸了几座楼。炸楼壮举可谓轰动全国,把业主们都给“炸”出来了,烂尾楼处理问题逐渐走向正轨。
与此同时,难以计数的东北人,带着下岗遣散费,来到气候适宜的海南买房定居,也在一定程度上消化了海南房地产库存,并贡献了新的劳动力。
今天,海南省的900多万人口中,东北人已经超过100万人。2015年,三亚的一档广播节目《天涯之声》还专门邀请黑龙江省人民广播电台进行技术改造,使之带有“东北腔”。
事实上,东北人的选择是明智的。海南生态环境极佳,地理位置优越,这块热土只是暂时被人们遗忘了。
2008年,海口最著名、荒废达十几年之久的明光国际大厦,摇身一变成为国际五星级大酒店;泰华南路闻名当地的废楼则改造为生生国际广场,升级为国际一线奢侈品顶级购物中心。
伴随标志性烂尾楼得到处理,海南经济正式走出阴霾。
即便面对“失去的十年”,海南人也从未气馁。尤其是在2003年以后,海南率先取消农业特产税,博鳌亚洲论坛于琼海成立,启动“大特区与大都市互动合作”,执行“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海南迎来了一轮复兴发展期。
据不完全统计,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来,海南先后有近百项改革举措走在全国前列,是最“拼”的省份。
2009年12月,最重大的利好揭开帷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时隔多年,海南一系列重大配套及活动顺利落地,并渐成规模。包括环岛高铁、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博鳌机场、三亚免税店、美兰机场免税店、博鳌国际论坛、环海南岛公路自行车赛、海南岛欢乐节、海南“三月三”节等。与此相伴随的是,越来越多的品牌企业也在相继进入这片热土。
新时代的开发商翘楚,融创的孙宏斌、恒大的许家印、碧桂园的杨国强,都把海南视为“第一投资抄底目标”。与当年炒楼花、赚快钱不同,几位“大玩家”瞄准的是生活、度假、文化、健康、娱乐全面解决方案,做细水长流的生意。
比如,海花岛旅游综合体、三亚·亚特兰蒂斯、富力海洋欢乐世界等项目,都是以旅游带动整个片区房地产发展,并极大地改变了海南“欠发达地区”的旧有印象。
2012年,冯小刚执导电影《非诚勿扰2》把目光投向海南,2/3取景来自这个新兴旅游胜地。电影中风光秀丽的鸟巢酒店、环岛旅游公路、离岛免税商场以及数不胜数的湿地公园,令无数观众神往,海南旅游热彻底被引爆。
伴随海南复兴,跟进“押注”的企业都收获颇丰。海南房价的坚挺,为恒大股价的节节攀升贡献了重要力量,许家印以2 900亿元身家过了一把中国首富的瘾。而孙宏斌的身家也在一年内增加了6倍,从而储备了融创大手笔收购乐视,又大手笔退出乐视的充足弹药。
海南,这个中国陆地面积最小的省,正在以最不可思议的方式影响着中国财富格局。
30年,新篇与机遇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一座海南中部的小城,几乎位于海口和三亚连接线的中点,和它们的距离都为110千米左右。
2018年4月的一天,温州人王东云和他的老乡们,将他们今年的第一次“项目考察”,选在了这里。50岁的王东云在海南的时间有31年,一直从事酒店业。6年前,他当选为海口温州商会会长。
从海口到琼中考察的路上,王东云的微信响个不停,大多都是商会群的信息。“大家都在聊刚出来的政策。自贸区、自贸港带来的利好是无可限量的,全域限购对炒房客说不,是一件好事,抑制可能出现的楼市泡沫更有益于实业更好地发展。多年栽下的这棵树,已经长大,将会慢慢结出果子。”
2018年4月13日,海南建省30周年当天,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自贸区、自贸港,正是“王东云们”所期待的“30年来最大投资机遇”。
在当地招商服务局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王东云一连看了四五个当地准备兴建的项目。最让他心动的是一块305亩的土地——那是三四年前,某知名地产商和琼中相关部门签订过投产协议的土地,但由于当时地产业不景气,最终让这家地产商放弃了投资计划。
在王东云看来,土地资源的紧缺和商业地产火热的局面下,位于海南中部的这样一块土地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可以做我擅长的酒店,也可以发展民宿和旅游产业。”
同行的温州企业家金向峰,是做泡沫箱生产的。“海南开放的力度越来越大,带动的地产只是表层现象,对实体产业发展更有积极意义。”金向峰的企业每年都为海南的海鲜、水果出口提供泡沫箱,尤其是这几年,订单量的增速都在30%以上。
在商会里,出生在浙江的北京东大医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常小铁是一位“运动健将”,一个月前他刚跑完一次三亚全程马拉松。尽管这项赛事他已经参加过多次,但是今年的沿途风景让他觉得格外“美妙”。
“道路两边挂满了庆祝30周年的标语,让整个城市更加充满了活力。”常小铁说,三亚历来是整个海南房价最高的地方,也是奢华酒店最为集中的地方,“但今年,明显感觉大家对旅游开发的看法更广了。”
三亚兴建最多的不再是酒店,曾经随处可见的房产中介场所也门可罗雀。越来越多的,是建立在全国最优质资源基础上的学校、医院与养老产业。
常小铁也正在布局自己的海南“大梦想”。早在3年前,常小铁就参股投资了占地80亩的三亚国康医院。这家医院已经在去年正式对外营业,有效弥补了三亚市崖州区缺少大型综合医疗机构的空白。
“自贸港之后的海南新机遇,肯定不是大部分人认为的奢华酒店、天价豪宅。”常小铁说,海南旅游的可开发范围很广,更多的业者开始向这方面的细分市场挖掘商机。“可以预料,医疗型、养生型旅游在未来会非常受欢迎。”
2018年5月1日起,海南对59个国家入境免签,迎来更多外籍游客。据公开资料显示,海南省7年接待超过80万人次的俄罗斯游客,他们中80%选择接受中医理疗。对“常小铁们”而言,仅这些俄罗斯游客就能带来每年超过10亿元的医疗服务收入。
兴起于地产,而又不局限于地产,这是30年前的“冯仑们”无法想象的海南新局面。正所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海南不再是过去那个投机之地,而是真正流淌着奶与蜜的财富热土。
旅游、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互联网、医疗健康、现代金融服务、会展、现代物流业、油气开发、医药产业、低碳制造业、房地产业与高新技术教育文化体育产业已被海南省列为12大重点产业。在2017年,12大产业产值增速超过10%,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新海南,正呼之欲出。
[ 编辑 唐亮 E-mail:tangliangcq@126.com ]
评论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 -
音频新闻
通勤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