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六大刺穿行业的机会
吴晓波 2018-05-09 15:27:55

中等收入群体崛起,使得铜墙铁壁的行业壁垒和护城河,非常容易被击穿。而这也为置身商业的每个人提供了新的机会。

■文/吴晓波,财经作家、吴晓波频道创始人

盒马鲜生近期的改名升级,再次让盒马模式为市场所热议。为什么今天会出现盒马,而不是10年前?

第一是10年前没有移动互联网,盒马用户80%的二次购物都是线上完成的。

第二是中等收入群体崛起。盒马有一项服务是,你到店里或者在线买了任何东西,不满意可在App上一键退款,不需拍照片,也不需验货。这是只有在一个中产阶级国家,才可能出现的景象,他们只对品质和新品类感兴趣,而对价格变得相对模糊,消费者的恩格尔系数已经非常低了。盒马这类产品的出现,代表着中国商业社会无论从工具、商业模式还是产品,的确已经到了一个全新的状态。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技术官僚治国”、国家参与产业创新、中心城市布局等趋势明显,中等收入群体加速崛起。这将促使盒马景象不止于发生在百货零售业,还可能发生在中国几乎所有的行业。到今天,任何原来认为铜墙铁壁的行业壁垒和护城河,都变得非常容易被击穿。

这样的大格局下,商业领域出现4个新特征。

商业领域四大新特征

第一,大众消失。网易严选和拼多多的蹿红说明,产品不可能卖给每一个人。其实,当前的商业模式都是在为圈层化服务、为折叠社会服务。

网易严选的出现,说明有人为品质生活埋单。但发展两年多,拼多多月交易额突破600亿元,说明用两三元拼单,依旧受欢迎。一个完全被切分的市场出现了。

企业不再需要讨好所有消费者,大众消费早已不存在。对于创业者来说其实是件好事,“大众”消失,每件商品都可能从消费者的年龄、收入、审美等十几个维度形成新模型。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产品都起码有数十个中小品牌存在的可能。创业者只要能迎合一小部分消费者的需求,或者创造新的需求,满足他们,就有机会“击穿”那些大众品牌。

第二,需求被极大地丰富,智能再造生产。中国已长时间处在制造能力过剩的境遇,而消费者需求将成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来源。未来的产业,会由供给能力主导模型变成需求能力主导模型,任何产品的制造和定价关系都会因此发生变化。

最近看到一个是做衬衫定制的公司,他们在全国发展量体师,399元、499元的价格,单日订单量已突破2 000了。另一个衬衫定制公司,不派量体师,而是做大数据。他们用700万个男生身体数据做加权,去做模糊定制。去除了量体师环节的成本,他们可以把价格压低到199元,并且还有50%的毛利。这个公司上线大概七八个月,单日订单量已经超过700了。

所以,随着消费者需求不断地变化和丰富,会形成定价模型和商业模式的变化。这只是很小的一个案例,但即便是一件衬衫,都存在着很多种创新和变革的可能性。

第三,审美变得越来越重要,必须让位美好。茑屋书店创始人增田宗昭在《知的资本论》中讲到,未来所有的造物或者产品生产中,颜值变得很重要,设计会成为一种新的能力。

戴森在中国的销售成功,很大原因是颜值高,工艺设计好。很多产品在一定的价位环境下都会产生技术的平台化模型,除了价格便宜的、或高精尖的产品,中间段的价格敏感部分,审美就变得重要。

要知道,所有商品生产的溢价来自于两个部分,第一是科技进步,第二是审美进步。在以审美导向、需求导向为主的新一轮消费运动中,各个行业的壁垒都被打散掉。消费关系开始重构,你有没有跟正在发生的审美变革,形成一种新的互动关系,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

第四,产业洗牌,科技颠覆能力。2015年全国马桶盖销量不到40万只;去年增加了8倍,却并没有发生价格战。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变化?

品牌效应开始凸显是其一。消费者不会因价格低而去买这个产品,而会因为品牌、设计而去购买,比如ToTo、松下。其实,价格战在中高端市场的杀伤力是反向模型,消费能力越高、层次越高,价格战的效率越低。

马桶盖的迭代,不再是规模竞争,而是技术。众多马桶盖企业中,每一家企业讲的技术要点都不一样,有的防漏电能力,有的是通水能力,有的则是节能环保能力……

这一年的六大机会

所有产品都面临着技术性迭代,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每个行业都有被彻底刺穿的机会。2018年,这样的机会在放大。

第一个是新零售。2016年10月,马云在云溪大会上提出“新零售”。由此过去的一年半中,百货零售业发生了巨大变革。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网上流量枯竭了,流量需要到线下去抓取。其实,问题在于整个零售行业发展到今天,企业需要对消费本身进行重新定义和重新认识。

新零售,是通过某种场景的营造和某种交互行为,挖掘出消费者更多行为数据。在这个过程中,对消费者所承载的空间进行一次再造。新零售的发生,并不是供给端、制造商或者平台商自主产生的景象,而是需求端和消费者本身所发生了变化。

90后消费者,只要能在网上买东西,绝对不会迈出家门一步。但他们为什么要去咖啡店、书店、商场?因为他们需要体验、谈恋爱、交朋友。这是一个典型的年轻消费者行为,未来零售业务的构建,就要围绕他们做服务。

新零售不是因流量枯竭。人的消费行为在线上会不断丰富化,问题是这些消费行为怎么能够形成更多数据,或者怎么能够把线下流量转变成线上流量,在这里就会产生很多的创新机会。

第二个是大数据与供应链金融。51信用卡是一个信用卡管理的卡包公司,当用户累积到一定规模时,它就有机会成为一个不错的征信平台。通过信用卡,消费者的购买数据全都留下来了,这就导致金融的交互关系会发生重大变化。

为什么这两年蚂蚁金服和京东金融那么强?以前人们存钱在银行,且工作、吃饭、购物所发生的关系,与生产、消费关系是割裂的。但今天,这三项行为在平台上已数据化。当有人掌握了这些行为数据,在供应环节上重新建构了你的信用体系时,银行并不知道。谁知道呢?跟你的消费行为和生产行为相关的平台,银行彻底被击沉了。

第三个是人工智能。《未来简史》作者赫拉利说,人造机器人未来会对我们的智力、生产能力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在今天已变得非常真实,全世界第一个拿到护照的机器人索菲亚,具有了沙特阿拉伯的公民身份。

这一拨人工智能革命,不仅会对产业产生巨大影响,甚至会影响下一代的职业选择。到他们读大学时,专业本身、能力本身可能已经不存在了,所有能被程序和计算替代的能力都不再值得拥有。人工智能在逐渐地替代人类。

第四个是万物互联和智慧家庭。未来的家电行业,300亿元营收以下的公司将没有存在的价值。因为300亿元营收以上的公司会有冰箱、空调、洗衣机、橱柜、洗碗机等所有产品,它们会形成一个互联关系,这些公司也会由一个制造商变成服务商。

所有家电公司都在想,怎么能够让这些家电互联互动并产生数据?以传感器为代表的芯片技术能力突破,算得上一个小拐点。去年,高通每月生产与万物互联相关的芯片达1亿片左右,而且在以35%的速度增长。

尽管现在整体应用场景还很笨拙,不够敏感,但AWE、CES上的展品已预示了未来的一种新可能性。

第五个是新匠人。随着中等收入群体的崛起,消费者的审美能力、工业设计接受能力和自我身份认知能力发生了重要变化。比如,中国元素重新成为了中国消费者愿意埋单的理由,不再是跟随消费潮流。

这是“双创”以来的一个新浪潮。创业进入低谷期,但也意味着一个新时期的到来,大部分的创业会回到产品本身,而这就需要匠人的专业技术能力了。

最后,要关注到人本身。人类在追求寿命不断延长的同时,开始注重生命质量的提升。在这个诉求下,中国的教育、医疗、农业都存在着一个广阔的新兴空间。

可能医疗、教育还需要很多资源和资本来提升技术能力,但农业的发展是可期的。农业本身需要的是热情和专注:无论从农业生产、农业相关产业的培植,还是农产品供应链,或者和农村发展相关的消费者关系互动等,都有一个巨大的成长空间。

[编辑 黄晓军 E-mail:sjplhxj@163.com]

37
欢迎关注商界网公众号(微信号:shangjiexinmeiti)
标签机会  行业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123)

广告
广告
广告
商界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

  • 音频新闻
    通勤最爱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