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涛丨在历史里找到照见现实的力量
商界青年 2023-06-26 14:47:22
摘要: 6月17日,签售会当天上午,书店安静如斯,窗外的大厦高层还笼罩在雾气之中。位于南滨路上的精典书店,正对着蜿蜒而过的长江,有着极佳的观...

6月17日,签售会当天上午,书店安静如斯,窗外的大厦高层还笼罩在雾气之中。位于南滨路上的精典书店,正对着蜿蜒而过的长江,有着极佳的观景视野。平日里,有很多人会选择来这儿饮茶、读书,发呆时注视辽阔江面上轮渡远去。

徐涛接受商界青年采访

今年年初,徐涛新作《历史的面孔2:变局》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重庆,是他新书签售会的倒数第二站。到晚上,书店逐渐热闹起来,不少年轻人来到这里,和徐涛赴这场山城的约。

课堂之上,有没讲完的故事

作家之外,徐涛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考研政治讲师。

“我讲考研政治会涉及近代史,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总有一些我无法全部讲完的故事。”把这些故事写下来、讲下去,分享给他的学生们,就是徐涛的写作初心。

2021年,《历史的面孔》第一部出版,这是徐涛和考研同学们的一次约定。在微博里,徐涛曾“PO”出过读者的读书笔记。他说:“你们是我的读者,我也是你们的读者。”

读者并没有因为他有知名讲师的光环就闭眼叫好,在读书笔记里,是读者对书中历史人物的真情流露。在读到吴宓时,读者写下:“可我一点都不觉得他悲哀,我甚至觉得他拥有着光辉的一生。一个人要有信仰,有相信的东西才能好好活下去。”

师者的职业身份,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徐涛的写作。他在授课时发现,相比古代史,虽然近代史离当下更近,学生们对近代史的认识却是欠缺的。提及近代史,很多学生的印象只有枯燥的历史道理和知识点。但历史是和每一个具体的人息息相关的,徐涛想从人物本身的故事出发,折射出历史的光辉,填补学生对于近代史认知的部分空白。他生动的写作,被读者们称为“有温度的历史”。

徐涛著作《历史的面孔》

众望所归,《历史的面孔2:变局》终于又和读者见面,新的六张历史面孔等待读者走近。相较于第一部,徐涛坦言,这次写作多了一些“中心性”。和第一部相同,新的六张历史面孔也是中国近代史里的人物。徐涛书写的,就是浩荡变局里挣扎迷惘、上下求索的人之力量。

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十字路口的人们茫然四顾,卫道者不知所措,先行者挣扎求索,无数人的生命轨迹在变局中被拉扯改变。时代大潮下催生出的希望与生机,是每个人身上的微萤之光汇聚而成。能从他的书中汲取历史人物的智慧,增加自己的定力和远见,就是徐涛在写作时最初的希望。

当我们阅读历史时,我们在阅读什么

在“有温度的写作”过程中,徐涛有意给读者留下了“选择的余地”。

“重要的不是观点对错,而是读者自己读到了什么。”相较于历史专著,《历史的面孔》两部都是以人物故事起底,可读性与文学性更强。当史料故事摆在眼前的时候,他希望读者能有自己的思考,不盲从、不跟随。

解读故事的方式有很多种,只要有一种能带给读者启发和力量就已足够。

徐涛在签售会现场

徐涛建议年轻人多读历史,在人生不同阶段阅读历史,是不一样的人生体验。在他和学生们年纪相仿时,也是偏好《三国演义》一类的历史小说。虽然小说自有其艺术价值和阅读体验所在,但阅读历史不应当局限于此。随着年龄和阅历增长,等到人生新阶段,爱读历史的人自会选择往纵深方向研读。

对于那些迷惘的年轻人来说,或许读历史会是一个出口。徐涛说,历史从来不是单纯的历史。在历史里,有政治,有经济,有文化,有时之变局和人之命运。它不是单薄的、平面的,而是一个多维度的复合体。研读历史,潜移默化中培养的是一种系统的历史思维。这样的思维方式,又会悄然影响着为人处世的方式。人的阅历增长和解读历史时思维方式的变化,其实是双向塑造的过程。

我们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遥遥相望的便是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百年之前亦有沧海横流,百年之前亦有破浪之船。徐涛相信,时代有共通之处。他希望他的读者、学生们,能在过往那段激荡岁月里触碰到一束智慧的光芒,以此来照亮现实。

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在网上,很多考研学生评价徐涛是“考研路上的明灯”。知识点之外,徐涛还和学生们分享人生经验、感悟等。

徐涛的微博私信,已经成了考研学子的树洞。学业不顺的失意,人际交往的纠结,生活中自身的迷茫与困顿……讲不清是什么时候开始,树洞有了问答模式。越来越多的人,把困惑写在了私信和评论区。每隔几天,徐涛就会从私信里截出一条,附上自己的思考与经验发在微博上。

这些年来,徐涛身为师者,大大小小的线下活动让他和学生们有了更多接触的机会。随着《历史的面孔2:变局》出版,身为作家,他又以签售会的形式和读者们重逢。徐涛回忆,以往的线下活动,来见他的多是要考研的和正在考研的学生。而在这两年的签售会上,有很多考过研、听过课的同学专程来见他。他们被徐涛书里的故事所打动,阅读感受之外,他们也乐于和徐涛分享自己进入人生新阶段的体验。

几个月前,有媒体发文称“在上班与上进之间,年轻人选择了上香”,矛头直指当下的年轻人在“躺平”。不少人反驳说,大环境如此,年轻人别无选择。关于大环境——有人说我们陷入了倦怠社会,还有人说,我们进入了乌卡时代。一个易变的、不确定的、复杂的、模糊的时代,好像让如今的年轻人更容易长期处于精神内耗中。

徐涛并不在意这些对当下时代的种种定义,“你可以去听那些对当下社会的思考,但你不能陷在其中无法自拔。不管时代怎么变化,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去努力,去拼搏,去向上生长,这些永远都是人类身上的优秀品质。你要相信,这些总是没有错的。”

采访最后,徐涛对着镜头录制了对考研学子的祝福。

徐涛为考研学子加油

记者问徐涛,对当下的年轻人来说,如果只能用一个词回答,那什么品质是最重要的?徐涛的回答是“无所畏惧”。只有无所畏惧,才能勇往直前,坚定地走下去。如尼采所言:“要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破局迷茫,最关键的是要在自己身上找到力量。

结语

每场签售会结束后,都有“大合照”环节。重庆站签售会的大合照,徐涛坐在读者中间,冲着镜头比了个“耶”;读者们笑得灿烂,人手一对“红蓝cp”,那是已经出版的两部《历史的面孔》。

重庆站签售会合照

徐涛曾经说过:“勇气,是我们所有选择最终落地的根基,是享受选择结果的唯一通行证。”等最后一场签售结束,下半年,徐涛又会全身心投入考研课程和资料更新中去。而今日相逢的读者们,带着两部《历史的面孔》回家,明天也会继续奔向自己的下一站。

愿所有人都能在其中找到照见现实的力量,紧握勇气前行。或许今日的勇气和努力,会换来明日的“好运气”。

撰稿:陶 娜

摄影:秦 嘉

毕钰蓝

摄像:吴圣东

0
欢迎关注商界网公众号(微信号:shangjiexinmeiti)
标签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广告
广告
广告
商界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

  • 音频新闻
    通勤最爱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