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喜梅:命运非天成,我主沉浮
商界青年 2025-01-12 14:28:13

拥有20年的旅游工作经验,不仅是多家公司的创立者,还是水果批发市场的法人代表及核心合伙人,这些身份汇聚于同一人——薛喜梅。

薛喜梅生于初春之际,一个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季节,她的到来对家人来说是“喜上眉梢”,于是为她取了小名“喜梅”,薛义芳是她的本名。

由于老一辈传统观念束缚,仅15岁的她被安排了娃娃亲,薛喜梅并未屈从于命运的安排,她以勇气与毅力为笔,改写了似乎注定要在闭塞大山中度过一生的人生剧本。

薛喜梅接受商界青年采访

逃离

“面对娃娃亲的安排,我的心中也曾闪过妥协的念头。”回忆起定亲的那天,薛喜梅按照当地的习俗前往山里接水。当她走进那片山林后,却想要藏起来,想要退亲,迟迟不愿回家。父亲得知后,气得当场咳血。可目睹了祖辈们在大山中辛勤劳作的艰辛,纵然心中有过动摇,即使恐惧如影随形,年仅15岁的薛喜梅,还是带着父亲给的微薄学费,离开了家乡。

离家出走后,薛喜梅心中一片茫然,只隐约记得有个同学在巫山,便坐大巴去那里碰碰运气。命运似乎总是爱捉弄人,在车上,身上仅剩的几十块盘缠不翼而飞,紧接着遭遇了公路塌方,不得不提前在一个陌生的小镇下车。周围的人匆匆离去,只留下她,一个瘦弱得只有七十多斤的女孩,穿着简单的白色短袖,提着行李箱,孤零零蹲在路边,从中午到天色渐暗。

夜幕降临,薛喜梅漫无目的走着,直到看到一家名为“新龙门客栈”的旅馆。老板娘得知她的遭遇,让她和自己的女儿同住,热情收留她好几天。可告别后,她与那位老板娘便失去了联系。这么多年来,薛喜梅心中一直怀揣对那位老板娘的感激,十分希望能再次见到那位在自己最无助时伸出援手的好心人。

抵达巫山后,朋友热心为薛喜梅介绍几份工作。正是在这段日子里,她遇见了自己的丈夫。丈夫是重庆人,两人便在重庆开始了新的生活。在重庆时,薛喜梅丈夫对她呵护有加,考虑她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便让薛喜梅安心在家,自己则独自承担挣钱养家的责任。虽然现在,二人已分道扬镳,谈及过往,薛喜梅感慨:“其实是我欠了他很多。”

爱折腾

接受采访时,薛喜梅笑称自己是个爱折腾、闲不住的人。与丈夫成家生子后,她那颗“不安分”的心依旧蠢蠢欲动,不愿久居于家庭,在丈夫的哥哥引荐下,她在一家旅行社工作,负责云南专线,开始了自己的旅游事业。可是,业务上日益精进,如鱼得水之时,家中却传来了父亲病重的消息。但旅行社的规定严格,请假无望,薛喜梅于是辞去工作,赶回家探望父亲。见到久违的女儿,即便是曾经因她离家而不满,父亲此刻也露出了温暖笑容。

后来,薛喜梅再次回到重庆,加入了海航乐游,从事审计,这一对她而言全然陌生的工作,无疑是一项挑战。公司规定九点上班,薛喜梅总是提前八点到达;而六点下班,她却往往要十点才离开公司,只为尽早完成手头的工作,随后便默默在一旁观察同事如何处理业务、如何与客人交流,暗中学习经验。她笑称:“那时候,连梦里也会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数字。”也正是这份不懈的努力与坚持,让她赢得了当时公司郑总的认可,郑总也成了薛喜梅职业生涯中的引路人。

公司举办年会,面对着台下数百双眼睛,郑总会鼓励她站上那个舞台。薛喜梅坦言:“当得知自己将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时,我的心紧张得要跳出胸膛。”站上舞台的那一刻,她的目光不时地偷瞄台下的郑总,只有当郑总轻轻点头,她才敢鼓起勇气,继续将心中想说的话娓娓道来。

随着业务的日益熟练,薛喜梅心中萌生了一个念头——开一家属于自己的旅行社,却一度因为找不到合适的门店而搁置。直到遇到了她生命中另一位贵人,薛喜梅亲切地称他为“吴哥”。吴哥给她出主意如何开店,并将自己手中的一些业务转交给薛喜梅。这个契机让她终得以放手一搏,顺利开办第一家旅行社,也是人生中第一次创业。对于顾客旅游的路线,不管国内国外,她都会提前踩点,亲自去体验,得到了客户的一致赞誉,生意也因此越做越好。好的口碑让薛喜梅在业界崭露头角,也因此受到了许多电视台的关注,纷纷报道这个小姑娘。

因为从事旅游这一行业,薛喜梅到了浙江义乌,意外重逢旧友,这位朋友因移民西班牙而对红酒有着较为独到的见解。朋友热情地建议薛喜梅将业务触角延伸至红酒产业。但薛喜梅并非一个轻率行事之人,每一步会深思熟虑。她说:“我会销售的,是我深信不疑的佳品,绝不会被一时的利润所诱惑而草率做出决定。”薛喜梅自费十几万买了一批红酒送给身边的朋友,没想到意外收获了好评。朋友2012年提出建议,2015年她才完全认同,自那以后,薛喜梅真正地将红酒纳入了自己的业务范畴。

店内摆放的红酒

疫情期间,无数行业遭受重创,薛喜梅的旅行社也不例外,业务几乎停滞。面对困境,她转身投入另一场“战役”中——化身成为“果蔬使者”,穿上严密的防护服,穿梭各个小区之间,为人们送去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这一举动不仅解了很多人的燃眉之急,还为她打开水果批发业务的新大门。

后来,薛喜梅拓展了许多业务,旅行社盈利也不多,但她说:“旅游业我不会丢,因为这是我的初心,不会变。小时候想逃脱‘牢笼’,跑遍全国,因为从事旅游行业,现在可以跑遍全球了。”

与苹果的缘分

小时候,薛喜梅的邻居家栽着一棵苹果树,她常常站在树下,望着那些诱人的果实。可是有一天,邻居却向薛喜梅的母亲告状,说她家的女儿偷了树上的苹果,还赔了两块钱作为补偿。妈妈当时把小喜梅狠狠教训一顿,并骂道:“小时候偷一个苹果,长大就会偷更值钱的东西!”薛喜梅回忆:“印象中,我没有摘那个苹果,当时个子很矮,够不着那么高。从那以后,我就暗暗发誓,这辈子再也不吃一口苹果。”

那之后,薛喜梅就真没吃过苹果,直到由于工作去了四川大凉山,吃到了她认为非常可口的苹果。可如此美味的苹果,却没有合适的销售渠道,常常滞销。冬天,当地的孩子只能穿着单薄的凉鞋,甚至光着脚丫在寒风中奔跑。薛喜梅看到这一幕,心里五味杂陈,她说:“同为母亲,我很心疼他们。”

于是,薛喜梅决定帮助这些大山里的农民们销售苹果。起初,由于缺乏保鲜知识,许多苹果还没等到售出就已经腐烂了。但她没放弃,在自己的店铺里建造了能够容纳两万斤苹果的保鲜库,解决了这个问题。她说:“我身边的朋友多,想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多卖一些苹果。”这是薛喜梅的第二次创业,更是她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薛喜梅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帕喳阿果商贸有限公司,业务涵盖旅游、红酒和水果批发等多个领域。

尽管苹果销量日益攀升,薛喜梅的心中始终牵挂那些辛勤耕耘的农民,希望能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帮助。她想要将大凉山的苹果与酒融合,但不是做市面上那些简单的勾兑果酒,薛喜梅联系了二俩果酒的非遗传承人。在精心筹备下,“苹果茶酒”应运而生。

薛喜梅果酒

这款酒选用优质大米、大凉山苹果,搭配二俩酒曲,经过7~10天自然发酵,香甜诱人。同时,普洱茶经过多次精细萃取,保留了醇厚的茶香,与发酵后的果酒再次发酵,这样的果茶酒,入口是苹果香,回味时是茶香。

薛喜梅与二俩果酒非遗传承人合作,经过一年里,几十次乃至上百次试验与调试,终于在今年9月成功推出苹果茶酒的首批成品。随后,薛喜梅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注册这一产品,创立了“薛喜梅果酒品牌”,这是她的第三次创业。

有人问,苹果茶酒的果子是次果吗,是小果吗?薛喜梅答:“我既然敢用我的名字来注册产品,它一定用的是最好的原料。我要对我的名字负责,对我的人格负责。”在她看来,金钱生带不来,死带不走,口碑却会跟随人一生。

结语

薛喜梅认为,命运二字,“命”或许是天注定,但“运”却是能通过自己努力改变的。她说:“对于自己喜欢的任何东西,都应该去争取。”

“小时候逃婚,你后悔过吗?”

“不后悔,只是当时觉得,唯一对不起的是父母,好在现在可以弥补他们了。”

记者:李玉娴;摄影:陈泽莲;编辑:赵萱竹

29
欢迎关注商界网公众号(微信号:shangjiexinmeiti)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广告
广告
热门资讯
广告
商界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

  • 音频新闻
    通勤最爱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