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顾忠山三重奏的巡演在重庆坚果NUTS LIVEHOUSE进行,台下观众随着节奏轻轻摇摆,在蓝色灯光下像一条泛起涟漪的河流。
作为中国第一代爵士乐演奏者,顾忠山是最早将西方爵士实践理念引进国内的爵士音乐家,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Flow 浮》《Pictures》《清晰 Clarity》。
他说:“音乐是我的全部,吉他是我生活的稳定器。”
踏踏实实做音乐
在音乐世界里,有一位腼腆内向却满怀热忱的吉他手——顾忠山。他坦言自己不善言辞,更擅长用音乐表达内心。对他而言,音乐是一种无法用言语描述的美好对话方式,“the best” 便是他对这种感受的形容。
他喜欢音乐,也热衷于与其他音乐人一起玩音乐。生活中或许言语不多,但在音乐的天地里,他有说不尽的话。如果人的一生有一个使命,顾忠山认为自己一生一定要做的事,就是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工作室,无论在何处,只要能安心做音乐就好。
在旁人眼中,被音乐填满的生活或许有些无聊,可顾忠山却恰恰享受。创作之路虽充满挑战,他会反复纠结、斟酌、琢磨,也会经历挫败、沮丧和失落,但每一次与吉他的触碰,都能让他调整状态,找回内心的平静。除了音乐,顾忠山还钟情于建筑艺术。建筑为人们提供了实在的生活空间,而音乐于他而言,就像另一种容纳灵魂的空间,是灵魂的着陆之地。
人的生命有限,音乐的世界却无限。面对无法探索完音乐世界的遗憾,顾忠山坦然接受。即使生命长度相同,每个人探索音乐的速度也有差异。接受遗憾,用心做音乐,便是他的应对之法。顾忠山的音乐极具包容性和开拓性,融合了古典与流行元素,最近他还尝试吴语评弹等地方特色元素。他认为这种开放的音乐风格源于自己喜欢与其他音乐人交流,不断认识新朋友,尝试新可能。“这是一种顺其自然的过程。”他笑道。
NUTS LIVEHOUSE顾忠山三重奏演出现场
教学相长也
教是学的一种方式,顾忠山一直这样认为。
1997年,在家人支持下,他回国定居,先后在北京迷笛音乐学院和北京现代音乐学院任教,后来和朋友一起创办了JZschool,现在上线了顾忠山音乐课堂。在音乐教学的路上,顾忠山已走过二十七年。
初为音乐老师时,顾忠山做爵士音乐的时间也不长,但相对国内学生对爵士音乐的有限了解,他仍有教可授。从学生到老师的身份转变虽带来小小的压力,但回忆起来,那段时光轻松快乐。如今,他的学生遍布国内外。与学生交换喜欢的音乐,就像打开一盒巧克力盲盒,不知是什么味道,常常给顾忠山带来惊喜。
为帮助学生找到音乐中的自我,顾忠山设计了一整套原创练习曲,融入不同音乐风格,以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乐感。他致力于创造新的吉他教育体系,让学生在想创作时有能力创作,通过打开学生思维,掌握融会贯通的音乐诀窍。随着现代爵士音乐的发展,他也在不断地优化着自己的教学方式。
音乐是大多数人的热爱,但这份热爱不一定都能够开花结果。顾忠山见过许多放弃音乐学习的学生,但他并不觉得这是坏事。在他看来,尝试其他方向对学生来说或许也是好事。而所谓热爱,即便是因某些原因离开了音乐这一专业领域,也并不代表会远离人的日常生活。比如,顾忠山曾教过的一个学生,二十多年后又重拾起了音乐。
热爱就是这么奇妙,从少到老,即使有过间断,也从未忘记。
顾忠山与乐迷们的互动
到跑不动为止
顾忠山认为创作、演出、教学相互影响。他会一直坚持下去,“到跑不动为止”。他也笑着补充说,自己即便真到那一天,还是会继续做音乐,和其他人交流音乐。音乐就像是顾忠山生活的必需品,如鱼离不开水。
对于未来,顾忠山有很多计划。结束三重奏 2024 巡演后,他打算明年录制新专辑,多做红节奏的歌,在明年二月开始红节奏二十周年暨新专辑巡演。第一代红节奏组建于 2005年,十几年来阵容和乐器编制不断变化。如今的红节奏乐队由顾忠山等八人组成。三重奏的巡演和新专辑的制作也会同时进行。此外,顾忠山还打算与其他音乐人合作不同的歌曲。忙碌让他充实,只要有音乐,他就是充满活力的吉他手。
在流量时代,创作与流量的矛盾日益凸显。顾忠山想对那些还在认真创作的音乐人说:“坚持自己的风格,好好做自己。”每个选择代表的是不同的路线,不同的路线可能会有不同的风险。如果选择流量,也许会在创作艺术上有所损失,如果选择创作,也许没有太多的曝光度,但“如果决定要保持自己的东西,那就想办法去更好地分享自己的东西”。顾忠山用实际行动告诉后来者,做出选择,然后坚定地前行、奔跑。
顾忠山接受商界青年采访
结语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爵士音乐。每当顾忠山说出歌名,乐迷们都会热烈地回应。对顾忠山而言,他的音乐离不开这些乐迷的支持和鼓励。
舞台上,吉他的琴弦来回拨动,灯光乘着音乐旋转。在顾忠山和乐迷们留下的合影里,每个人都开心笑着,仿佛可以通过这帧定格的影像感受到还未消散的音乐余韵。
正像顾忠山的新歌“the forever smile”,美好的夜晚在人们记忆中永不消逝。
记者:刘娟;摄影:郑越月、梁小铁;摄像:郑越月;编辑:赵萱竹
评论
全部评论(11)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 -
音频新闻
通勤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