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季|姜军:获总理寄语的青年,用十年创业圆梦
商界青年 2022-08-30 14:32:53
摘要: 2012年,刚读研一的姜军和现在的合伙人王健乐、杨泽来以及其他几个哥们儿开始了创业。十年摸爬滚打,姜军的身上依然保持着一位创业者特有的热情、灵敏与韧性。或许,这正是“普通人有上上智”的最佳注脚。

2020年8月20日,李克强总理在重庆两江新区互联网产业园猪八戒网视察创业就业情况,听闻三位大学生创业者白手起家创立重庆小二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历程后,他对小二郎团队说:“你们是小二郎,也是普通人,但普通人有上上智。”

时隔两年,成立于2015年的重庆小二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现在已经以重庆为总部,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建立了六大影视品牌全案中心,旗下拥有“品牌策划运营”、“影视拍摄制作”、“动画动漫创作”、“美术视觉设计”四大业务板块,提供七大类、50余项产品服务,客户覆盖全国企事业单位。

但小二郎文化创始人CEO姜军说起当时被总理接见的场景时,依然如他第一次带着自己的创业项目走上全国赛场,激动而骄傲:“五秒!我上了五秒的央视!这辈子都没想到!”

小二郎文化CEO姜军 接受采访

“我是‘地派’创业者”:能够被抓住的机会,才是机会

重庆邮电大学的姜军和队友走上CCTV公益创业大赛全国赛场时,他的对手是来自清华、北大等高校的学生,与那些炫目的APP设计和高级的金融理念对比,他们的项目显得格外的“土气”——卖水果果切。

2012年夏,重庆的高温蒸发着每一滴水分。刚下课的姜军和朋友在大学超市闲逛,想要吃块儿西瓜,但必须买一大半,想要吃口苹果,又得称一袋,还得大老远拎回宿舍洗净削皮。“好像校园里大家吃水果都很不方便,那要是洗净切块售卖,说不定……”说干就干,第二天姜军就和王健乐便开始筹划起卖水果的进货、切块、销售、宣传。

切好的水果易坏,但没钱开店,那就买个小冰柜和商家合作;刚开始卖不出去,那就每天在饭点站在食堂门口发传单;果切种类太少同学们容易吃腻,那就切好再加酸奶丰富口味……便宜的两块一盒,贵的十块一盒,在食堂吃完饭的同学都很乐意到他们冰柜里挑一盒餐后水果。一冰柜的果切一天就顺利卖完,有了一千多的销售额。

2014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激励下,无数大学生开启了自己的创业梦想。

在这一年,姜军和朋友们在校园里开了自己的水果店,带着果切项目去参加大学生创业比赛,一路过关斩将,战胜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的项目,拿到了全国第六名的好成绩。

也是在这一年,卖水果的姜军当选了重庆市共青团大学生创客协会会长。

果切项目获得第四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实践组”二等奖

姜军说,创业者一般分为两类,一派叫“天派”,一派叫“地派”。

“天派”求新,用高于常人的智慧去创造新概念新东西,并以此吸引大量的投资,经过长期的投入再开始翻盘赚钱。而在“地派”看来,概念描述得再完美、诸如“元宇宙”、“新媒体”等再高级,等风口一过,落不了地,就没有意义——真正的关键是能不能赚钱养活自己。“我是‘地派’创业者,卖水果很‘土’,但我在赚钱,在开店。”姜军自豪地说,“我们能打动评委,可能就是因为我们在真真正正地创业。”

创业基因:不怕折腾、打不死的小强

在姜军看来,大学生创业最困难的不是钱,不是资源,而是自己能不能坚持下去。

“经济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干什么不好,跑去卖水果?”这个问题不断从身边的亲朋口中提出,他也一次次地问自己:真的要继续创业吗?为了创业,姜军天没亮就要起床,直至深夜才能休息,倒床就睡成为常态,但每一天的投入与收获都让姜军感到无比的充实。“这是很反人性的事!”他笑道,“但每天早上真的是被梦想吵醒的。”

彼时,姜军的梦想是把自己的果切卖到全球。

可惜,到2016年后他的水果店开不下去了。

有个合伙人杨泽来是编导专业的,于是他们卖了冰柜,退了店铺租金,搞起了传媒。

这么大的跨度不怕风险吗?姜军似乎并不担心这个问题:“转型是一个没有想太多的过程,只觉得那个时候需要养家糊口,需要找一口饭吃。”

小二郎文化传媒

刚开始创业接不到活儿、没有名气的那段时间,姜军和朋友们还接了不少软件开发的外包项目。大家挤在租的小房间里,敲着键盘写代码。有的人喜欢喝酒,有的人喜欢吃宵夜,姜军就拉着一起喝酒烧烤,“连哄带骗”拉着大家谈梦想:“大家跟着你不是为了钱,和你共事开心,有未来,有梦想,才觉得值得跟你一块儿干。”

“任何一家公司都是从0到1的。当起步没有赚钱的时候,品牌打出去也没用,所以比打品牌更重要的是去做销售,让市场去磨炼产品、磨炼团队。”没人愿意相信一个以前卖水果的团队,他们就去参加各种招标,拿下了中国移动的广告片和腾讯的微电影项目。就靠着这两个视频,小二郎起步了。之后,姜军又带着小二郎去猪八戒网上开店,把一个个客户变成自己的品牌广告……

“我觉得自己是个天生的创业者。”在姜军看来,创业是需要有基因的,他称自己为“打不死的小强”。许多当初和姜军一样尝试创业的大学生都因为各种原因放弃了,但他从水果到传媒,始终坚持。“同时我是个喜欢折腾自己的人,我不想这辈子一眼就看到头了。”姜军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然后抬起头,满眼真诚:“说得大一点,我觉得人就要为社会创造价值。说得自私点,就是不断的去尝试不同的人生,体现自己的价值。”

姜军讲述创业故事

“普通人有上上智”:用心尽责,优秀创新

“用心尽责,优秀创新”是小二郎文化传媒的企业价值观,用心是做人之本,尽责是做事之道。创业以来,姜军一直相信“用心尽责”是“优秀创新”的前提。

在他看来,人,永远是第一位的:“小二郎选人最看重的品质是真诚,随后才是能力。”Cici刚到小二郎的时候是团队里最不起眼的那个,埋头做事,安静少言,现在他已经成为了猪八戒网的金牌讲师,把小二郎的猪八戒店铺做到了重庆行业第一。“那个时候不会知道他未来会成为一个领袖,只觉得人能够真诚踏实地做事情就好了。无论企业怎么发展,底层逻辑依然是‘要选符合公司价值观的好人’。”

小二郎影像摄影基地

在业务实践上,小二郎依然贯彻着这一理念。项目运营部、线上运营部、创意策划部、美术部、导演部、后期部等,到细分的动画制作、影视艺术、美术视觉,小二郎将每个端口每个板块都进行细分,并制定严格的输出标准,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从18年开始,小二郎从软件到素材库都一一进行正版授权申请,以此向用户传达小二郎对版权和原创的坚守和重视。

姜军说,作为一个传媒人,发扬中华文化,传播中国故事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2019年,小二郎和北京联合国教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办公室合作。这一年,他们将非遗文化编成课程,走进北京的中小学课堂。这一年,他们深入苏州、武夷山、湖北恩施等地实地考察,用他们的专业能力帮助非遗传承人包装设计非遗产品,推广开来。项目开展至今,姜军依然觉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还希望将这一项目引入重庆,让更多人通过小二郎的镜头知道重庆的山水人文……

小二郎团队实地考察

这样一群用心尽责的年轻人自学生时期便将各自的智慧聚集在了一起,一路摸爬滚打,十年转瞬,姜军和小二郎依然没有忘记开始的那段路。

近年来,小二郎开始了搭建中国大学生创作人生态圈的计划。在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移通学院等高校开设校内工作室,依靠小二郎的影响力为大学生吸引商单,帮助他们渡过最艰难的起步阶段,培养新一代创业者。“我从研究生开始创业,所以当我们小二郎成长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也应该试着反哺学校,帮助有想法的学生早点进入实战环节。”姜军说,“这就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结语

2016年,姜军在南岸区注册公司名称时为了避免重名而绞尽脑汁,直到工商局的工作人员说:“要不叫小二郎吧!”。这首重庆人耳熟能详的歌谣“小呀么小二郎啊,背着书包上学堂”,便成为了这家企业的名字。

“听着像卖酒的,但这个名字在重庆就很实诚、很谦逊,很适合我们这群从大学出来的年轻人。”姜军认真地说,“我一直想回去找那位工作人员请他吃饭,但不知道他是谁。真的挺想感谢他的。”

相比于千千万万个或许默默无闻,或许失败放弃的大学生创业者来说,姜军和小二郎的成功无疑是幸运的。但仔细想来,巧合的背后,是对每个机遇的把握,是从头再来的勇气,是船到桥头自然直的坚定,是心怀感恩不忘初心的志气。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的那样:“脚踏实地,拙中有智。”

采访记者:唐晶

撰稿记者:伍晓倩

实习摄影:伍晓倩

0
欢迎关注商界网公众号(微信号:shangjiexinmeiti)
标签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广告
广告
广告
商界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

  • 音频新闻
    通勤最爱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