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得了业不等于打得了工
余晟 2016-06-03 09:39:19
摘要: 你当时为什么决定去创业?

文/余晟

最近面试了很多技术人员,其中不少之前的工作履历还不错。但是,我并不能因为他们之前的经历而发offer。

看到这里先别着急下结论,让我仔细说说理由。

他们的经历比较类似:在大公司做过五六年,有了比较充分的工作经验和工作习惯,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然后出去创业,结果过了不到一年,开始找工作。

我对此很好奇。结果答案几乎千篇一律:营销不行、产品不行、资源太少、工作太累,什么事都要自己做。辛辛苦苦做了大半年,技术上的问题都解决了,可就是找不到用户。找不到用户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难以证明商业模式。加上如今风投行情渐冷,拿投资的难度高了很多,不得已,只能出来找工作,希望做回原来的角色。

于是我问起专业技术的问题,然后遗憾地发现,虽然身处创业公司,他们的角色和之前大公司并没有太多差别:定技术架构、管技术团队、盯开发进度。本质上,这些候选人只是在平移之前的工作经验和解决方案。既没有深入思考不同场景下的技术方案,也没有了解行业的情况,更没有展现出创业公司需要的所有者意识。

最终局面就相当尴尬:创业经历对他们来说,技术上没有什么提升,业务上也没有什么提升,只是多了一些行政管理的经验而已。

所以我通常还会问最后一个问题:“你当时为什么决定去创业?”我想知道,是什么诱使这些候选人做出了职业生涯的重大牺牲。可惜的是,答案五花八门:想勇敢尝试的;想帮同学和熟人忙的;之前领导叫自己一起的;其他人给画了一张大饼的……

从公司的角度出发,我们很难和这样的候选人谈得拢。而从行业同仁的角度出发,我有几点建议给大家参考。

—创业是风险极高的投入。媒体上渲染的成功者有几十几百,你看不到的失败者就有几万几十万。而且,那几十几百成功者的素质,未必强过失败的几万几十万。运气这回事,成功者不愿意承认,媒体不愿意总结,但又是任何创业者都必须面对的。

—投入创业最好以自己认同的创业目标为前提。除非你已经有了相当的资本或者积累,否则“帮朋友忙”这类理由根本不足以支撑做出创业的决定。因为在创业过程中,身处绝境、走投无路乃是常事。如果没有对最终目标的坚定信念,半途而废是常见的结局。

—创业是对人品和人性的严峻考验。不要以为这只是“能共患难不能同享福”那么简单,更不要天真地以为靠制度就可以保障自己“同享福”的权益。而且退一步说,很多时候大家还没到享福的阶段,就已经因为计较彼此对患难的承担“不公平”而分崩离析了。

—即便在创业公司也不应当忽略自己的职业生涯建设。与上面提到的那些候选人不同,我见过一些经历过创业失败的人,他们或者掌握了跨领域和部门沟通协调、全面解决问题的经验,或者具备了从整个行业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总之,创业经历对他们来说是大大加分的。由专变能,具备了解决复杂任务的能力—这种机会在规范公司并不常见。结果即便创业不成功,他们再出去找工作,也可以得到比之前更好的职位和待遇。相反,如果忽略职业生涯建设,在创业公司事情做了不少,却只积累了一堆不相干的打杂经历,拿不出更有力的职业技能组合,又没有收到应有的回报,这才是最大的悲剧。

7
欢迎关注商界网公众号(微信号:shangjiexinmeiti)
标签创业  打工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13)

广告
广告
广告
商界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

  • 音频新闻
    通勤最爱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