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商界3月23日讯 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22日至25日在海南博鳌召开,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经济学家黄益平在“货币贬值:为何不再是‘出口利器’?”分论坛上表示:“我们现在碰到的问题出口表现不好,更多的是因为全球需求非常的疲软,这个时候你再贬值一点点来支持出口其实是很困难的。”
黄益平认为,货币贬值如果是有意义行为,如果想通过这个支持增长,可能是得不偿失的,也不是决策层在去年改革汇率政策一个主要动机,主要目的是为了引进市场化决定中间价的机制。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主持人(Paul BURKNER):我想谈谈人民币的问题,黄先生和谢教授来谈谈人民币最近的一个较小幅度的贬值。很多人谈中国政府通过人民币贬值刺激中国的出口,你们同意吗?还是说人民币贬值是因为市场抛压较大,大家购入美元。
黄益平:我觉得如果是人民币过去贬值,用它来刺激出口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我同意两位嘉宾的发言,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过去2、3年我们货币最近贬值以前其实一直在升值,我们出口表现确实也不太好。但是有一点,我们在全球出口总量当中的比例其实还是在不断上升,意味着虽然货币有所升值,但是没有因为货币升值导致我们在全球市场失去了竞争力。
我们现在碰到的问题出口表现不好,更多的是因为全球需求非常的疲软,这个时候你再贬值一点点来支持出口其实是很困难的。隆主任提到了大国的问题,Kent先生提到了全球供应链的问题。我还想指出一个不一样的地方,我们现在所说的以邻为壑的政策,或者货币政策,他其实是一个旧时代的分析框架。
旧时代很重要特征就是资本项目基本上封闭,贸易是很重要。这个时候你再贬值,尤其没有很强的供应链条的话,货币贬值,出口的产品相对会增加一些竞争力。但是竞争力进来的过程会比较慢。但是今天的社会我们都知道资本项目相对开放,即便像中国这样一个还没有完全开放的国家,其实资本流动已经很多了。当货币贬值的时候产生的直接负作用,就是推动钱往外流,资产重组、资本往外流。
货币贬值如果是有意义行为,如果想通过这个支持增长,我觉得可能是得不偿失的,也不是决策层在去年改革汇率政策一个主要动机。我们都知道他要做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引进市场化决定中间价的机制,这是我的基本判断。谢谢!
评论
全部评论(46)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 -
音频新闻
通勤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