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TOD“解药”
文軒財經網 2021-09-13 21:11:56

7月7日,《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用地管理办法》正式开始实施,成都TOD进入规范发展的新阶段。“十四五”期间,成都明确提出将建设成为全球TOD典范城市。据数据统计,目前成都多个TOD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十余个TOD项目将于今年内陆续入市,TOD“热潮”来袭……

TOD成为城市病的“解药”。

作为“新一线”城市之首的成都,从政策到执行,都积极推进TOD开发建设。

实际上,从2017年下半年公布TOD的顶层设计开始,成都陆续出台多项政策从具体操作层面,引导和支持全市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有序推进。

在“全域TOD”战略思想的指引下,成都未来697个站点,80多个车辆基地,都将按照TOD逻辑进行开发和建设。

由于TOD项目具有与生俱来的区位和功能性以及地铁上盖的交通配套优势,能带来更强的溢价能力,越来越多的规模房企纷纷“投身”参与到TOD项目的投资开发。

地产界的“老大哥”保利和万科瞄准机遇,抢先入局,分别经过500多轮和1000多轮激烈竞价“PK”掉中海、中粮、龙湖、金茂、仁恒等一众房企,分别以12.88亿元和7.46亿元的实际成本竞得天府新区昌公堰TOD和龙泉驿区行政学院TOD两个项目66%的股权。

在政府积极推动,房企积极响应建设的背景下,成都TOD项目正“遍地开花”。

2019年,成都确定14个TOD示范项目,正式进入“TOD建设元年”。

去年,首批3个TOD项目(陆肖TOD·麓鸣九天、双凤桥TOD·凤舞七里、梓潼宫TOD·梓潼四季)正式入市销售,其中,首个入市销售项目为高新南区示范项目陆肖站TOD麓鸣九天受到火热关注,两开两罄。

未来,TOD项目将密布成都全城,成都将成为一座长在TOD之上的城市。

在1993年,美国学者彼得-卡尔索普首次提出TOD概念,它以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在站点500米到800米(5-10分钟步行)范围内进行混合功能及高密度开发,通过城市公共交通与土地协同发展的模式,构建集居住、工作、商业、教育等为一体的城市中心。

TOD模式强调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紧密结合,倡导形成以公共交通走廊为纽带,公共交通为导向,综合用地组团为节点的城市布局方式。

  • 基于公共交通枢纽,24小时活力都市、公共交通使用频繁;
  • 业态丰富,布局紧凑;
  • 可持续:土地资源集约化、服务设施集约化、减少机动车带来的环境压力、城市良性发展。

日本东京,20世纪20年代初,Hankyu铁路公司率先联合房企共同打造TOD项目并取得成功,随后在日本其他地区也得到了广泛的采用。

在成都,也已有合作开发案例,如保利昌公堰站TOD项目、万科行政学院TOD项目、旭辉万盛/新津TOD项目等。据了解,这些项目目前正处于火热的建设阶段。

图片来源:金温江

04
成都的TOD选择 为超大型城市铺路

为什么成都要大力发展TOD?

而成都市域面积将达到1.43万平方公里,超过东京都市圈1.3万平方公里,人口按照2760万配置资源,接近东京都市圈全球第一的3500万人口。

此前国内外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证明,公共交通是决定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避免现代诸多城市病的关键,因此,在个人机动化社会全面来临之前,必须优先发展能满足大部分交通需求的公共交通体系,以公共交通为核心的TOD的诸多优势开始显现出来:

提升城市消费能级:轨道交通站点人流聚集,围绕站点打造高密度的商业空间,植入新经济业态,营造新消费场景,将“客流”有效转化为“人留”,提升城市消费能级。

TOD成为城市病的“解药”,开发建设刻不容缓,是成都向上发展和城市扩张的必由之路。

据统计,目前轨道交通开通运营里程已达558公里,日均客运量约500万人次,日最高峰值达到722万人次,这也是成都全面启动实施TOD综合开发战略的要素及底气。

对于房企而言,在城市土地资源稀缺的背景下,城市特定区域内的TOD发展规划可以为他们带来开发资源。通过挖掘轨道交通物业的商业价值,实现区域物业的价值增长、并提升项目溢价能力。进而通过沿线商业及土地开发收益反哺轨交建设,构建城市发展良性循环。

凭借高效配置资源、赋予区域经济发展动能、推动轨道交通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等优点,TOD已成为轨道交通高度发达城市的首选模式。

以日本东京著名的TOD项目涩谷未来之光为例,涩谷站周边片区开发由包含涩谷未来之光、涩谷Mark City等在内的5个项目组成,涵盖商业、商务、文化、产业、居住、教育6大功能,皆围绕地铁站点分布;项目通过优化交通及建设文化设施,在解决涩谷复杂的交通体系下打造区域商业文化中心。

但中国对TOD模式的开发还存在诸多问题。总体来看,目前TOD项目在开发建设层面面临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 首先,TOD项目往往规模体量较大且布局在核心城市的核心地段,土地资源稀缺,造就了高溢价、高地价、高总价的双高门槛,因此对竞拍方的资金实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由于TOD项目具有空间设计难度高、业态规划复杂等特性,因此开发周期较长、前期投入高以及整体回报慢,从而对开发企业的开发经验、专业技术、资金实力、融资能力和运营经验有着较高要求。

    文轩智库专家、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成都从城市规划以及定位出发,实际上各环线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属于这几年成长性非常强的城市。由于人口规模的扩大,成都市场未来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轨道交通以及相关的TOD项目也是支持此类人口导入的重要平台。通过大力发展TOD项目,真正能够使得人口的流动得到有序的管理,也真正促进城市近郊区的市场发展。

    文轩智库专家诸葛找房研究中心认为,成都之所以大力发展TOD,一方面,TOD是成都的必然选择,成都从2010年开通经营第一条地铁线路到2020年底运营里程达557.8公里,交通实现了高速发展,TOD模式可有效缓解城市拥堵、降低环境污染、完善城市功能,与成都的规划发展高度契合。另一方面,TOD模式将居住、办公、休闲三方面有机融合,促使成都更好更快发展,对城市建设起到了“更上一层楼”的作用。

    成都市轨道城市投资集团副总工程师王华文认为,成都不仅把TOD作为轨道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途径,而且把它上升到城市发展的一个战略高度,成都TOD超越东京TOD是必然的。

    TOD通过公共交通体系引导建设高效的城市空间结构,增加混合用地、激活商业活力,提高通行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减少机动车出行,降低了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成都作为一座典型环状城市,从最早的一环到三环,现在已经发展到五环,未来,城市不可能再延续过去“摊大饼”的发展思路,目前成都大力发展建设TOD项目的整体战略符合城市可持续化、合理化发展战略。

    一是开发单位要够“硬”,除了足够的开发实力之外,商业打造能力、资源配置能力、产业引进能力、配套服务能力缺一不可。

    三是需要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兼顾各方的诉求与利益,使TOD开发真正得以落实。

    成都,建设全球TOD典范城市的宏图是美好的,但这仅仅是开始,未来如何优化运营,考虑产业链价值以实现商、产、住,即生态、生活、生产三者关系才是重点。

    文中所示数据基于文轩指数数据系统收集整理,我们极力确保准确性,但无法保证数据的绝对完整和准确,分析结果仅代表数据趋势,不构成市场交易和投资建议,且亦不会承担因任何不准确或遗漏而引起的任何损失或损害的责任。

版权声明:

本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文轩财经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成都文轩指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对“文轩财经”文字或形象进行了商标或版权注册保护,未经许可请勿使用,我公司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本文由文轩财经授权川渝经济转载)
3
欢迎关注商界网公众号(微信号:shangjiexinmeiti)
标签成都  区域  城市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181)

广告
广告
广告
商界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

  • 音频新闻
    通勤最爱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