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十二时辰·子时过后夜未央
戴熙春 2019-07-17 10:44:15

有这样一组数据,60%以上人群的主要消费发生在夜间,夜间消费比白天消费的含金量更高。夜色迷人,有人在无边的黑暗里看不到任何东西,有人却借着夜光拼命挖掘商机。

决战到天亮

出了高铁站,不远处的街道依稀还能看到几家店铺点着夜灯,周围偶尔驶过发出微弱汽笛声的汽车。沉睡的深夜,唯一的喧嚣,是来自夜宵摊上那些喝酒划拳老饕们的江湖声焰。

一位叼着烟的男士绷紧着脸,脚步急速地迈进这条街唯一一家24小时营业的小卖部。此时正和旁边炒菜馆老板娘聊得开心的半臂纹身的便利店主,赶紧进店招呼。

“这烟是假的,换一包。”男顾客把烟扔到柜台上,从嘴里蹦出这句话。被抽剩的半包中华烟醒目的红外壳沾满杀气。

夜晚安静,但不平静。两人对视几秒,一阵沉默之后,男顾客抽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反应迅速的店主一把从抽屉中取出电棒,并急速拉下卷闸门。

显然是来找事的,这位店主早有准备。久走夜路,这点风险意识必须具备。

在很多商家眼里,24小时营业是他们吸引顾客的一个重要法宝。它能吸引很多夜间工作的职员、夜间休闲娱乐的人士及情侣等特殊顾客群体。但特殊环境下的特殊消费者,对商家来说也带来了极大的考验。

小店开在高铁站,人流嘈杂、客源结构复杂。虽然主动挑事的情况并不多见,但不难看出,对这些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来讲,不仅要考虑夜间消费流量等问题,还要额外考虑很多安全因素。

不知道纹身店主是否用了电棒,几分钟后卷闸门被拉开,二人无受伤痕迹,地下躺着的半包中华烟隐约透露了一些信息,挑事男顾客主动离开。

店主点燃一根烟,此时没有什么客人,他继续和旁边饭馆老板娘聊天。

这家店,由于它的营业时间长,更能吸引周边熟客前来购物。还会给人们种下印象,知道这里有一家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以便不急只需。

这也给那些只在白天营业的便利店带来竞争压力。久而久之,只有白天营业的商家,眼看顾客被分流,也想过靠延长营业时间来收复失地。“如果延长营业时间,能带来一定收入的话,即便有成本增加,通宵营业也不是不可以。”一位有此计划的店老板坦言,实际现在已经涌现出越来越多的24小时便利店。

与一般的大超市不同,便利店既卖日常生活用品,又可提供多元的便民生活服务,如无偿的供应开水、代缴费、为手机充电、为自行车充气、打印数码相片、代收干洗衣物、代订鲜花、代订各类演唱会门票以及设立自助缴费终端,甚至代办培训报名、代订考试教材等,这种深入社区居民生活的增值服务,有助于聚集人气。虽然利薄,但是24小时便利店确实是夜间消费群体最常光顾的地方。

“给,赶紧去送吧,待会儿晚了,要迟到差评了。”

临近凌晨一点,便利店门口,另一个“夜行侠”的身影出现在了黑夜当中。

流动的“夜宴”

从便利店出来,外卖小哥急忙走进了旁边的餐馆。

“阿姨,重新买份毛血旺。”外卖小哥人还没走到饭店门口,声音先到。在他黄色雨衣上,雨水顺着防水面料簌簌往下淌,袖子边还沾着一滩印记明显的泥。

一点刚过几分钟,外卖小哥就接到催促信息,一分钟一条——

“亲,能快一点吗”——

“兄弟,来了吗”——

“亲,麻烦快点”——

外卖小哥匆忙锁车,动作娴熟地取出麻辣烫,把它们平稳装进后备箱,就连人带车走进了夜色里。

加快车速,10分钟后,他敲响了顾客的门。这单派送他被奖励了一个两块五的红包。

他是美团的夜班专送骑手,每天23点开工,早上7点收工。他见过了400多个重庆的凌晨。多数时候,这些夜晚很寻常,一个单子连着一个,直到天亮。但有时,穿行城市的“毛细血管”,骑手们会发现专属于夜晚的隐秘,欲望,狂欢,温情和眼泪。

零点过后,3000万人陆续睡去,高速运转的城市放缓节奏。就像一卷磁带,翻过白天的喧嚷,来到夜曲时间。

凌晨12点后的每一单都比白天收入多一倍,送一趟能挣10来块钱,但这份收入里,全是和时间赛跑的点滴。

外卖小哥的生活大多时候缺少变奏。白天,是众多骑手中的一个,他们默默无名,只是一道黄色身影,流布于城市的人群、车流、商厦、食肆、小区和学校。他们丢过餐,餐箱,甚至一整辆电动车。如果把这些换成一单单的收入,那真是让人心疼。深夜一单赚九块,外加五十块夜间补贴。但在行情最惨淡的春末凌晨,一个骑手一个晚上有时只能接五个单子。

6月底的一个凌晨,超过2000个美团骑手在零点后的重庆配送了2万多个订单。在整个2018年,这个数字的总量是——150万。在重庆的几百个美团站点,每晚都有夜骑手值班专送,小夜两三点收工,大夜到七点。

深夜总有古怪的配送发生。一个骑手曾凌晨两点从便利店取了一个指甲钳,送到四公里外的酒店里。他不明白,为什么有人非得在深夜剪一剪指甲。还有类似的一管牙膏、一卷卫生纸和一瓶矿泉水都经历了这样的凌晨漂流。为了得到它们,人们愿意支付数倍甚至十数倍的配送费。

到了周五和周六夜间,药房和便利店里的叮咚响便变得密集。从那里飞驰着被送往山城各处的,百分之八十是避孕用品。立夏前夜,一个骑手敲开一扇门,为一位男士递上爽薄情迷装粉红色香草味的某品牌用品。更多时候,买了这东西的男女挺不好意思,门都不开。袋子照吩咐被挂在门上。

凌晨点外卖的多是熟面孔。混熟了,他们也会和外卖小哥开开玩笑。一个骑手刚爬到五楼,头顶幽幽一声响,“这是我的外卖吗”。骑手定下神,抬头看,六楼扶梯上倚着一个人头,面孔隐入阴影,额头一片白光。骑手被吓了第二跳。

长得俊俏的骑手有时会在深夜不知所措,女顾客主动索要微信号,他们脸红得不敢给。

在山城的凌晨,夜宵是夜生活的标配。根据《美团2018夜间餐饮消费大数据报告》显示,18:00至凌晨0点,是夜间餐饮消费最为集中的时段,这“6个小时”的消费额占到夜间餐饮消费总额的90.82%。

加班的外卖集中在住宅区、医院、高校和一些写字楼。长年夜送的骑手最清楚,到了凌晨还点外卖的大都是创业公司。有一位骑手在凌晨三点敲开创业园区一个小公司的门,逼仄的房间里挤着满脸疲备的年轻人,堆着服装废料,居然还养了一只狗。

送到医院的订单,即使到了深夜,有时仍见不到主人。医护人员无暇接过一份迟到的晚餐。甚至更早前送到的午餐都无人问津,堆在前台发冷变硬。

当大部分人都睡去,城市不一样了,外卖小哥也变得不一样。他不再只是一道沉默的黄色暗影,在夜色中,他成为主角。平均一个晚上送餐20单,他8024次在深夜敲开别人家的门,骑行总距离足够跑遍两个重庆。

夜间餐饮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同时也为外卖小哥增加了不少接单机会……

“好的,哥,马上,两分钟就到”

他接过阿姨递过来的饭,匆匆消失在黑夜里。

黄金6小时

“刚才的外卖小哥是外地人,家里还有个哥哥。”

送走小哥后,餐馆阿姨心疼地说起。

“估计是摔了一跤,把之前从我这里买的一份毛血旺给撒了,这才又来买。”

阿姨50岁左右,围裙是她这一生穿过时间最久的一件“衣服”。她不说话的时候看起来冰冷刚硬,招呼客人时却热情温柔。

她的脸上写满了沧桑,刚柔并济,转换自如。毕竟是她一个人撑起来这个饭馆,哪怕深夜也不打烊。深夜,是个很特别的时间段,安静、孤独、脆弱加上无边的暗色。

从卖小面开始,她做餐饮已经快30年。有一双粗糙的大手,皮肤因常年熬夜变得暗沉。“这几年生意不好做,但周围的人都知道我们半夜还开着,慢慢人就多了。”

“熬这么晚就是想多挣点钱,我老公因为年轻时候很拼,夜里都基本不睡觉,加上白天很忙,现在得了白塞氏综合征,已经蔓延到眼睛上……”

阿姨说起自己的过去,不想停歇。与其说是闲聊,倒不如说是一种无望的发泄。提起她的老公,阿姨的情绪变得有些激动。

“那你晚上还在坚持,身体垮了怎么办?”

阿姨摇摇头,“你看看身边的每一个人,比我辛苦的人很多,我又有什么坚持不了的?”

反而,在阿姨看来,自己的川菜馆就是这条街专属的“深夜食堂”,而她自己,也如同电视剧里的“刀疤大叔”一般,看过了许多世间冷暖。

夏至那天人不多,餐馆里坐着一对父子,两个人全程没有说话。儿子表情正常一直给他父亲夹菜,父亲看起来有些局促。父子俩默默吃完所有的菜,父亲准备从衣服口袋里掏钱出来,被儿子制止了,儿子说:我来吧。可是他翻来翻去也没找到足够的钱,他窘迫着脸看着自己的父亲,父亲第一次展开了笑容,仿佛自家孩子还没有长大,还可以依靠他。

结完账,父亲把自己口袋的整钱全部拿给了儿子,说:一个人在这里,照顾好自己。

入伏时节,天气燥热,小餐馆里人多,热火朝天,拐角的一桌只有一个女生,长得很漂亮。许多人都对她指指点点,可姑娘却守着自己点的满满一桌吃的,一口都不吃,只是在发呆。

然后,远远地跑来一个男生,在人群里快速寻找,之后轻轻坐在了女生的对面。女生哇得一声就哭了出来,“我还以为你不要我了!”

……

还有许多故事都在阿姨的川菜馆里发生着。

实际上,像阿姨这样的都市“夜不收”,除了给夜晚飘荡的灵魂一些温暖,他们也许面临的是家家都有的苦楚和难处,但其实他们不甚清楚的是,夜间经济的版图正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加速扩大。

有这样一组数据,60%以上人群的主要消费发生在夜间,夜间消费比白天消费的含金量更高。正是有这些需求,更多平凡的人在深夜里劳作的背影,才能看到更多的光。

今年第2季度,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整体交易规模达459.5亿元人民币,环比上涨28.1%,其中夜宵订单的增量表现抢眼。如果夜宵外卖市场占比10%,则有40多亿的市场。再加上夜宵外卖的客单价较高,在这40亿的夜宵外卖规模中,有阿姨这样的传统餐饮门店,还有大排档的小摊贩都会凑热闹。

小摊贩因为缺乏经营牌照,无法在平台上线,他们便通过电话等方式接收外卖订单,在三四线城市,他们甚至可以通过此种方式月收入超过一万。

传统餐饮店的营业时间往往延长至凌晨2点,有些甚至延长至3点或4点,品类大多是烧烤、小龙虾等客单价较高的产品,这类餐企凭借门店优势可轻松获客。

互联网的力量正在给传统的餐饮行业带来新的增长,前些年全国餐饮行业的增速为10%,但互联网餐饮的增长却高达300%。夜间的美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食客,虏获了一群需要填补心胃的少男少女,也在暗中温暖忙碌了一天、逐渐冰却的心。

夜色迷人,有人在无边的黑暗里看不到任何东西,有人却借着夜光拼命挖掘商机。每个夜晚都是最特别的存在,每一个在夜间出行活动的人都是夜晚的精灵。这其中,因为有了24小时便利店,深夜坚守岗位的普通加班族有了倚靠;有了外卖平台,风里来雨里去的外卖小哥多了许多奔走的价值;因为有通宵不打烊的餐馆,我们突如其来的食欲能随时随地得到满足。

对每个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而言,这些夜间消费场景的完善,就是这个城市的体温和归属感的来源吧。

“便利店的小哥和他弟弟,哦,也就是刚刚那个外卖小哥,待会儿会来我这吃夜宵,你也坐下来吃点儿吧”

看着阿姨朴实的脸,这个夜晚,多了些温暖。

2
欢迎关注商界网公众号(微信号:shangjiexinmeiti)
标签夜经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31)

广告
广告
广告
商界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

  • 音频新闻
    通勤最爱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