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是做正确的事,“效率”是正确地做事
慈航 2018-11-07 16:26:59

在工作场景中,企业应该用“以终为始”的结果导向思维,重新定义“效果”和“效率”。

目标还是方案

在消费品行业,经常会听到“品牌与销售谁更重要”的争论。而实际上,在总经理眼中,提升销量是目标,至于是重品牌还是渠道,都只是一个方案的选择。细看下去,在总经理下面的品牌总监眼里,提升商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目标,至于是投电视广告还是农村刷墙,也只是一个方案的选择。

互联网行业的“产品与运营谁更重要”的争论也同理、之所以“阿里重运营,腾讯重产品”,是由各自的目标决定的,而非业务领导者的主观偏好。目标最为重要,至于用运营还是产品的方案,都是目标确定之后推演出的合理选择。

“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是关于“目标还是方案”的最好诠释。“抓老鼠”是目标,好猫的标准就是“能抓到老鼠”,在这个标准下,黑猫白猫都可以是好猫。

一旦目标确定,方案的选择就是自由的。弄清这个概念后,工作思路就会变得更开阔。员工可以向老板要目标,但不能要方案。方案是由员工完成的,能想到老板想不到的方案并做出来,才能体现员工的价值。更进一步地说,理解目标才更能帮助员工站在老板的角度看问题,超预期完成工作。

什么样的KPI是有意义的

确定方案之后的惯常做法,是制定KPI。负责市场和品牌的部门,有品牌认知度、美誉度、辨识度等KPI;电商平台的员工,有转化率、复购率等KPI……只要是在一个组织中工作,都逃不开KPI。

KPI是对目标的一种提炼和模拟,一方面通过拆解来保证不同业务部门之间形成合力,另一方面通过量化指标来保证和衡量执行结果。但事实上,目标和KPI,只是接近,难以等同。

合理制定KPI的方式,是从结果倒推设置。最核心的KPI可以接近甚至等同于组织目标。这类目标性KPI,要么从客户出发,比如用户数、复购等;要么是从钱出发,比如销售额、净利润等。可反之却未必成立,比如“品牌认知度”就是从用户出发,但并不是目标性KPI,而属于过程性KPI。

正确的“过程性KPI”也能直接促进业务,但如果制定不好,团队只盯着某一个过程性KPI而忘了整体目标,则执行力越强,越容易出错。就跟开车只盯仪表盘却忘了看路一样,开得越快,离目的地越远。

制定KPI时,有几种情况值得注意——

预设出现问题。员工完成了每个渠道增长率的过程性KPI,但总增长率目标没有完成,就是因为在快速发展的渠道里增长过慢。

局部影响整体。例如,银行制定并完成了坏账率的过程性KPI,但过严的风控导致贷款人数下降和放贷额度下降,造成了未完成总盈利目标的结果。

短期影响长期。通过促销给出较低折扣,虽然能完成季度销售的过程性KPI,但由于促销破坏了品牌的价格体系,便难以完成全年的销售目标。

还有一种情况,则是KPI看似合理,却无法跟目标匹配。这种KPI通常是从自己出发,而非从目标出发制定。

事实上,KPI最重要的并非数字,而是制定的过程。制定KPI的过程,是评估最终目标能否完成的过程。有哪些抓手,抓手的贡献是否直接,与结果之间有没有严格的相关性,功效有多大,实现难度有多大……都是过程中需要考量的问题。并且,KPI的完成度仅作为参考,员工全部完成并不能说明其工作完成得好。只能说明KPI定得太低,在过程中没有逼团队发挥出潜力。

结果是衡量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

在业务上,企业常说“用户是上帝”,这是因为“用户的感知是检验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事情做得好不好,不是由出发点、动机和付出多少努力决定,而是根据用户的感知决定。即对于用户而言,主观即客观。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只有用户可感知的,才是有意义的。开会、讨论、分析这些环节,只能产出“结论”,无法产生“结果”。可这些“结论”,用户并不能感知,也不能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被认可和喜爱。在这些“结论”落实于产品、运营,给用户以明显的感知且产生结果之前,所有开会、讨论、分析等环节,都是成本,而非成果。

除此以外,办活动、迭代版本、入驻渠道,也都是从过程出发,而不是从“结果出发。活动吸引多少新用户?版本迭代后活跃和留存的数据是否编好?新入驻的渠道带来多少下载量?回到目标和方案的辩析,为了拿到这些结果,办活动、迭代版本、入驻渠道或许并不是最佳方案。

没有借口,使命必达

困难及不确定性,是每个员工必须克服的东西,而不能在工作开始之前,就将其预设为事后“完不成的理由”。一旦存在这种预设,员工就会从“行动者”变为“解释者”,精气神也就没了。

的确,世界上存在所谓的不可抗力。但生活中,99%被称为不可抗力的东西,都并非不可抗。大多数人面对的困难和不确定性,远不到不可抗力的程度——还没“尽人事”呢,就“听天命”了。结果导向的意识形态,就是“没有借口”;使命必达,工作中最大的美德。

从终点出发

人们在生活中使用手机地图导航时,第一步都是先输入目的地,根据地图提供的可选择的路线,决定出行方式。这里隐藏的道理,是“倒着做事”。

所谓“倒着做事”,就是在设置行动路径时,从最终想要达到的结果倒推,而不是根据眼下的情况决定行动方案。人们为了避免迟到,就常常从上班时间倒推,确定起床时间、出门时间;而不是先确定几点钟起床,再看什么时候能到公司。

以业务分析为例,新手常犯的错误之一,就是搜罗大量数据进行分析,看能得出什么结论。虽然我们处于所谓的大数据时代,但一上来就伸手找数据,一方面容易在无效数据中迷失;另一方面,容易被唾手可得的信息所迷惑,错过关键但难以量化的信息。

正确的数据分析方法,是形成分析地图,先有基于问题的假设,再根据多方数据验证假设。分析能力的提升,不是学会了多少方法,而是掌握正确的分析思路。刚学写文章的人总是想到哪写到哪,高手写文章,都是先列提纲再动笔。

我们喜欢看一些Mission类的电影,最后一瞬间的严丝合缝,让整个人舒服极了。我们不妨分析一下这些主角是怎么完成Mission的——

首先,确定自己要完成怎样的任务,分析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并推导出所需的能力。其次,组建具备该能力的团队,制定并执行具体的行动计划,预测可能出现的困难,想好风险的处理策略——而不是从自己的能力出发,一步步看是否能完成任务,完不成就拉倒。

在跨团队合作中,结果倒推尤其重要。不是“等你完成这项任务,再讨论另一项任务”,而应是“固定时间讨论结果”。这样的好处,是利用“来自目标的张力”,倒逼管理者和团队提升效率。

以对方为准

常听到团队关于沟通的抱怨,“我跟A说过这个事,但A太不靠谱了,到现在都没做好”。出现这种情况,通常不是A不靠谱,而是在跟A的沟通中出了问题。

而沟通中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从自己(沟通的发起方)的动作出发,而不是从对方(沟通的结果方)的接收以及接受出发。

萧伯纳有一句名言,“沟通最大的问题,在于以为沟通已经发生”。沟通最大的美妙之处,在于达成共识;而我们常常获得的,是已经达成共识的幻觉。

发通知时,常有员工说“我已经发过群邮同步了”。这只是“发了邮件”,却没有保证对方已经了解情况。其他常见的情况,则是“这个关于转化率的数据我们讨论过了,但没法统一结论”。即便经过了讨论,但是对双方数据口径的定义是否一致呢?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目的适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对方的基本情况、沟通的内容、采取怎样的沟通方式、自身表达是否准确等,都是沟通之前需要考虑的问题。并且,要从对方的角度来获得答案,而不是无差别地从自己已经习惯的沟通方式和风格来推进。

CEO鼓舞士气,是一种共识;让煎饼店老板按你的意思不加香菜,也是一种共识。影响力,就是不断让对方达成共识所达到的;而正确的沟通,就是拓展影响力的最佳方法。

西谚有云,“Put yourself in other’s shoes”,这里的词眼是“other's” 。表现在沟通中,就是要确保对方已经接收信息;在达成共识中,则要确保对方已经接受信息——而不能止步于,“反正我说过了啊”。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慈航笔记”)

编 辑:杨红艳 843250460@qq.com

82
欢迎关注商界网公众号(微信号:shangjiexinmeiti)
标签效率  效果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868)

信仰
信仰2018-12-03 22:52:38
在工作场景中,企业应该“以终为始”的结局导向思维,重新定义“效果”和“效率”。
广告
广告
广告
商界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

  • 音频新闻
    通勤最爱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