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检测向左,商业伦理向右
《商界》 2018-10-31 17:35:14

想知道自己拥有怎样的血统?身体患癌几率有多大?孕妇腹中的胎儿是否健康?有怎样的遗传风险?面对这些疑问,基因检测可以回答。

基因检测是利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手段检测以DNA、RNA形式存在的信息物质,可以诊断疾病,也可以用于疾病风险的预测。打开百度,搜索关键词“基因检测”,可以得到2 300万个结果,涉及基因检测的产品服务更是五花八门,价格最高的十几万元,最低的只要几百元。

自从21世纪初,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宣告完成人类基因组草图之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从科研机构到商业公司,市场和对人体探秘的需求都推动基因检测技术突飞猛进。乔布斯在患癌时,就曾花10万美元,对自己的肿瘤及全基因谱进行了测序。影星安吉丽娜·朱莉也通过基因检测,发现自己患乳腺癌的可能性高达87%,于是切除乳腺以将风险降低至5%。

除了临床应用级基因检测结构和科研机构,目前市场上消费级的基因检测大多数都不是诊断或治疗,而是揭示健康风险和体质特征,类似体检。正因为没有特定目的,所以才出现了诸如“口水测天赋”“基因测网瘾”“DNA算财运”等荒谬的业务名目。

基因检测的商业化是因为有巨大的市场需求,这本身无可非议。但当基因检测、基因测序被异化为一门“算命”生意,就突破了科学的伦理边界,成为不正当牟利的工具。即便那些拥有较高名气的基因检测公司也难免陷入欺诈丑闻之中。

作为近几年最热门的基因检测公司之一,美国Theranos公司估值一度高达90亿美元,创始人伊丽莎白·霍尔姆斯更是受到奥巴马、基辛格等政要名流追捧。2013年底,Theranos宣称可以提供一种更快、更便宜的无痛验血,只需几滴血便可以完成在专业医疗实验室内进行的多达240项医疗检查,从胆固醇到癌症几乎都能检测。

但事实并非如此。2015年10月,《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一份调查报告,声称Theranos严重夸大其技术能力,血液检测结果并没有它声称的那般准确。Theranos前员工向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提交了投诉书,称Theranos的技术仅仅能检测15种血液结果,而非240种,且通过认证的只有1项检测。经过调查,Theranos被监管部门吊销了血液实验室的经营执照,迅速跌落神坛,并面临倒闭。

在中国,明星公司华大基因也深陷质疑声中。它所力推的“无创DNA检查”被指漏检和准确率下降,导致十多名产妇生下了唐氏综合症或有其他基因缺陷的婴儿。外界认为,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无创DNA检测有被滥用之嫌,而“准确率高达99.99%”也存在夸大宣传、误导公众的嫌疑。

需要警惕的是,即使是一些专业性的基因研发机构和基因检测公司,在商业利益面前,也会发生失当行为。比如,有机构为了推销基因检测产品,就认为没必要接种疫苗;为了推广检测手段和效果,故意掩盖其技术局限性等。

当人类对基因检测带来的精准医疗寄予厚望时,科研成果与商业伦理之间的平衡显得尤为重要。基因检测是一个新兴行业,属于当代前沿技术研究范畴,涉及伦理、隐私和人类遗传资源保护、生物安全等问题。让基因检测有序研发与合理应用,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规则和市场准入门槛,只有从法律法规上设置规则和准入门槛,才会阻止基因检测的异化与滥用。

19
欢迎关注商界网公众号(微信号:shangjiexinmeiti)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590)

广告
广告
广告
商界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

  • 音频新闻
    通勤最爱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