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给的精准是一个美丽陷阱
《商界》 2018-10-31 17:33:58

你在电商网站搜索浏览关于口红的商品信息,之后就会接连收到各种口红、香水的广告推送;你点赞过一次宠物视频,就会收到来自视频App的更多推送;你不经意间浏览过一次母婴资讯,就会刷出更多的“生二胎要注意什么”。有网友甚至吐槽,由于在电商网站搜索过“骨灰盒”的关键词,后来每次登陆,就会被推荐寿衣、冥币等商品。

大数据时代,人们正在被算法“绑架”。你浏览过的商品和内容,变成了用户首页上的“猜你喜欢”,仿佛大数据比你更了解自己,并试图呈现出你想要的世界与生活。算法专家凯文·斯拉文在TED演讲中说:“算法提炼自这个世界,来源于这个世界,而现在则开始塑造这个世界。”

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在于—你使用的App和网站,正在试图了解和定义你,但这真的是你想要的吗?

虽然基于大数据的算法推荐可以实现用户与信息的精准匹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但从某种意义上也限制了用户的视野,进而带来“自我封闭”的危险。一旦用户习惯了这种内容分发模式,自动屏蔽、过滤掉不感兴趣的内容,就很容易在不断重复中强化偏好,阻止多元化和好奇心的发生。

如果掌握了大数据和算法技术的公司不加以节制,这种“自我封闭”就会越陷越深,并且会导致大量不良信息打着“精准推送”的旗号泛滥成灾。今年4月,针对快手和今日头条旗下“火山小视频”在内的直播、短视频平台传播涉及未成年人低俗不良信息,国家网信办依法责令其全面进行整改,并要求暂停有关算法推荐功能。

“大数据杀熟”是算法争议的另一个焦点。用户A和用户B在同一个时段,通过某旅行票务App订阅同一家酒店同一个房型,但用户A显示的价格要比用户B贵了几十元。用户A因为工作原因出差频繁,经常在App上订购机票和酒店,他怀疑自己是被平台用户画像识别成了消费能力高的用户。

在这些平台的逻辑中,算法是中立的,所以用户看到的内容和价格都是由算法决定的,跟平台立场无关。要知道,作为一项技术应用,算法推荐本身是中性的,但任何一种算法体现的是平台开发设计者的整体思路和价值导向,机器执行的只是指令。

《未来简史》一书曾预言,未来的时代将会进入算法社会,各类App和网站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但同时算法“黑箱”也让用户和科技公司之间的不对称性更加隐蔽。

要解决算法“黑箱”带来的风险,需要从价值观和法律层面去约束。因此,作为互联网平台和科技公司,不能一味为了流量和定向广告带来的效益,而放弃对算法的价值观引导。同时,一些法律专家也公开呼吁,应将算法的价值伦理上升为法律规范和原则,使其具有法律的刚性,以强化对算法推荐本身的法治监管。比如,欧盟在今年5月生效了《统一数据保护条例》,这一法案中要求科技公司解释其所有算法的输出原理,并且用户有权在对算法决策不满意时选择退出。

在“万物皆为数据”的时代,我们必须认清的一个事实是,无论大数据多么懂得你的喜好,算法推荐多么精准,都不能成为困住思维的牢笼,更不能成为你生活工作中的价值坐标。

84
欢迎关注商界网公众号(微信号:shangjiexinmeiti)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1843)

广告
广告
广告
商界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

  • 音频新闻
    通勤最爱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