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造车运动百花齐放,各家铆足劲造车、站台、宣讲,无不是为了品牌一朝成名。路有千条但罗马只有一处,评判某个项目是否成功的标准,可能还是要以市场表现说话。
历时一年,新特造出了一款未卖先火的产品,DEV 1新车还没面世,已经收到了全国68家经销商汇总的4.2万个订单。通过创始人先越的复盘,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定位准确是新特获得阶段性成功的重要因素。
从产品定位来说,DEV 1是一款精品A0级智能电动汽车。本次DEV 1共发布四款车型,全系补贴后售价均在8万元以内,这一价格在新造车公司,甚至在传统车企同级别产品中也具有竞争力。新特2017年入局,已经错过最佳创业节点。以确保“活下来”为第一前提,选择了对手较少的A0级市场错位竞争,最终离开主战场的新特凭借强大的执行力后发先至。
从品牌调性来说,新特一直强调“年轻”“有趣”。8月30日,新特在“亚洲第一夜店”成都SPACE CLUB举办了主题为“造动”的发布会,这可能是业内第一家品牌选择这样的场景发布产品。站在台上的先越解释,造动有“造、躁、噪”三层意思,即创造、嗨起来、叫出来。新特希望品牌是动态的、一致的,从产品样式、文案宣传、场景互动等,都尽可能引起时尚消费和崇尚品质的都市年轻家庭共鸣。
从用户人群来说,新特主动选择了两类人。第一种是在三四线城市的90后,到了买第一辆车的年纪,新特物美价廉、综合使用成本低、新能源足够有吸引力。第二种是一二三四线城市里的工薪阶层,DEV 1是他们的第二辆车,一般用于接送孩子、老人驾驶、短距离出行的补充。据数据分析显示,目前60%的这类用户人群分布在山东、河南、四川、贵州、湖北、海南等地区的城市。只做一部分人生意的定位,让新特的用户触达更高效。
新特在定位上做的工作变得还远不止这些。自国内互联网崛起,运作一个品牌的思路前所未有的丰富。但新鲜的工具还缺少市场的广泛验证,那些成功的个例很难复制。
1981年,特劳特和里斯合著《定位》一书,阐述“定位”观念,给出如何进入顾客心智以赢得选择的定位之道。该书出版后,一时洛阳纸贵,被尊为有史以来最富影响力的营销学与广告学著作,“定位”理论开始腾飞。
作为一个创业项目,新特用这种成熟的方法论去约束团队的发展方向,是有限时间内高效工作的重要工具。前方目标清晰,新特只需“充电”前行,这也是新特能快起来的重要原因。
评论
全部评论(74)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 -
音频新闻
通勤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