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特先越:风驰电掣造新车
王宇航 2018-10-15 15:34:48

新特造车一年,刷新行业各项速度指标。新老融合适度创新,是掌舵人先越分享的有关于“快”的核心机密。

9月13日的凌晨有很多人没睡着。万众瞩目的苹果新机以低创新、高售价的姿态,拷问国内果粉的钱包;新造车势力代表蔚来汽车登录纳斯达克,其股价在第二个交易日大涨76%。新特CEO先越的朋友圈这一晚被两股信息流不断刷屏,“蔚来上市是行业的一针强心剂,但新特的核心目标仍然是活下去”。

新特成立一年,一直在奔跑。

奔跑着活下去

2014年夏天,以特斯拉在国内首批交付以及游侠汽车的成立为标志,揭开了国内轰轰烈烈的新造车运动。

先越是首批特斯拉体验者,在亲身感受百米加速与推背感等驾驶乐趣的同时,他也和所有的车主一样,产生了里程焦虑。没电了怎么办?哪里可以充电?

新能源汽车大势已来,大家都瞄准造车,但充电的事情怎么解决,这是个问题。有用户痛点的地方就有市场。

同年9月,先越和合伙人正式创立电桩。

项目发展顺利,电桩3个月就拿到了天使融资,1年内4人的团队迅速成长到150人,从落地成都到覆盖全国30余个城市,从App产品到布局充电桩、分时租赁……

“能做的都做了,但就是无法盈利”,与先越预想的不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充电桩项目的成长速度,桩多车少是市场常态,充电需求不足直接让电庄举步维艰。为了支撑发展,创业的第一年,以先越为首的核心团队拿的都是零薪。

不开源只节流并非长远之计,先越不得不重新梳理团队方向,他只考虑一个问题,“项目怎么活下去”。

以生存为起点,先越做了一个倒推逻辑:电桩无法盈利是因为市场需求不足,需求少是因为电动车产量不足,归根到底,还是能造出车的团队太少。“与其等别人把车造出来匹配自家的电桩,为何不自己造车来盘活整个系统?”以车为入口,建立一张“车-桩-网”的系统,这个判断得到团队认可,用车的场景比充电更具黏性与想象力。

2017年9月,新特在贵安新区悄然成立。就在同一个月,李斌开始吹响蔚来“量产”的号角,小鹏、车和家、奇点、威马、游侠纷纷跟进,行业竞争加速且进入全新阶段,而新特才刚刚抵达现场。来得有点晚的新特之于市场,就好像一名第五梯队外的新手,鲜有人看好这个项目。

作为后来者,先越自然很清楚市场竞争的残酷,但新特没有退路。背水一战的先越带着新特开始全力追赶领先梯队。

2018年1月新特发布品牌、4月发布车型、7月拿到工信部目录、8月末A0级新车DEV 1正式上市,投资人、媒体、同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新特造车“飞一般”的速度。“目前我们已经收到4.2万个有效订单。今年年底之前,新特会向市场交付4 000辆新车”。先越在8月30日的新车发布会上,向各路媒体透露了新特的量产交付时间表。要知道刚刚上市的蔚来,在2018年的年底计划也不过交付1万辆新车。

一年时间,新特完成了别人眼中的奇迹。从电桩到DEV 1,先越带着新老团队成功生存突围。

看清行业的“三长三短”

生产一辆车,从冲压到焊接,从涂装到总装,从概念车、数据冻结、工程样车再到SOP,每个环节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其中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影响造车进展,汽车工业的复杂程度超乎想象。

同样是造车,新特为什么能这么快上市?

先越认为,新特的快在于想清楚自己的目标,看清楚行业的长短。

“我们很清楚新特的定位,就是要活下来”,先越携新特进入市场的时候,以蔚来为代表的领先团队主要将车型研发集中在中高端SUV上。据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SUV销售达1 025.3万辆,连续10年保持高速增长。

新特再扎堆去研发热门的SUV明显来不及、比不过,“我们仔细调研了市场,第一款车选择了A0级产品”,A0级对应的是微型汽车,其90后的用户群体、每年几十万辆的销量规模、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都与新特定位完美匹配,车型就此定位。

2018年初,新特与一汽轿车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打造新特首款车型DEV 1。此外,二者还进行深度合作,联合成立研究院。

先越透露,DEV 1项目在2016年底就开始整体筹备,在贵安新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进行孵化,在正式注册公司之前已有近一年的孵化期。实际上,新特所经历的程序并不少,造车速度是新特团队一路不停奔跑换来的。

新特位于杭州的研究院,有200多人专门从事整车研发,设在北京的智能车联研发团队也有50多人日夜奋战。“DEV 1要量产,整个数据冻结,研究院全员非常拼,从研发以来没有周末,每天晚上10点钟之前没人下班”,先越对那段早出晚归的日子记忆清晰。

在先越眼里,新特与一汽的合作算得上新老势力融合的经典案例。

新特乃至新兴造车行业,一直有三个核心竞争力与三个短板:“一是更容易被消费者关注,特别是年轻消费者,开一辆颜值、性价比都不错的新能源车,这种选择有吸引力。二是包袱少、机制灵活、速度快。新特从研发、生产到交付,周期速度远超传统厂商。三是对智能网联的理解更接近市场。传统整车厂都有自己的车联网系统或者车机端应用,研发都是基于自己的立场去修修补补,但新特是站到整个构架和平台的角度去构建系统”。

长板之外,先越在一线也清晰地感受到了新造车行业面临的品牌信任力、供应链管理、渠道建设的三个短板,而这些需要长时间累积的资源恰恰是传统厂商的优势,“所以未来新老势力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融合,而并不是竞争”。

新特拥有超前的产品理念,中国一汽则拥有十分完善的整车制造工艺,二者优势互补。“敬畏汽车行业以及尽量的融合创新”,先越认为,这才是是新特飞速造车背后的秘密。

做前置工作,培养参与感

DEV 1上市的同时,先越在舞台上还秀了一下新特的其他“肌肉”:补贴后6.19万元起的价格,高完成度的智能车载系统SITECH DOS,已经签约的68家经销商,多家深度合作的供应商,粗具规模的维保后台系统。除了车之外,新特的其他配套体系建设有模有样。

有业内人士评价新特的表现:“不像一个新玩家,做事情很老练”。

“造车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只盯着车一项工作,要吃大亏”。先越的这种经验提炼自太多同行失败的案例。据先越回忆,做电桩项目时,服务过很多新造车团队,“好几个拿了几千万元融资的创始人,一心扑在车辆研发上,新车发布前一个月才去联系供应商、渠道商,根本没人理”。由于新车研发耗费了大量融资,却因为车辆找不到合适的供应体系、渠道体系,生生被拖垮。

新特成立的第二个月,供应链沟通部、市场部就相继成立。可当时新特的车都还在构想中,怎么去找供应商、渠道商合作?

“其实初期就是和这些潜在合作伙伴建立联系,告诉他们有这么一个项目”,先越与几位同事带着图纸、运营理念和商业模式,奔走于市场,与供应链商家、经销商、潜在合作方洽谈,尽可能地接触、整合资源。

2017年11月,新特与摩拜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其联合电庄股份共同投资了摩拜出行。彼时的摩拜对单车之外的共享出行市场正摩拳擦掌,新特的产品定位与理念和摩拜一拍即合,两者很快就共享出行领域达成深度的合作,新特将为摩拜生产定制品牌专版电动共享汽车。

与摩拜合作更大的意义在于,将新特这个项目推向了市场。先越仍记得,“签约后陆续有各方面的人才上门应聘,新特的团队实力得到了明显增强”。

2018年1月,新特汽车在贵安新区召开了“全球供应链合作伙伴大会及签约仪式”,新特汽车与150余家供应商完成了现场签约,其中包括博世、西门子、3M等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

“新特是一个全新的项目,最开始签下的合作方,大家都抱着尝试的态度”,先越要用行动来不断加强这些合作方的信任感。

每一次新特的发布会,都会邀请合作方来现场观摩,会后先越还会和团队一起解答、整理合作方的疑问与反馈,进而优化项目。一次次地参与、见证,让合作方开始逐渐建立起对新特团队、项目进度、市场理念的深层认知,“双方的合作关系就像交朋友一样,友谊日渐牢固”。

在DVE1发布当天,有经销商现场打款1 000万元下了订单,持续见证新特成长给了他们掏钱的足够动力。信奉“做生意不能等临门一脚”的先越,其前置工作理念正在推动新特稳步向前。

据先越透露,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让产品的销量、产量走上去。

新车销售之所以要拼销量,是因为销量足够大,对供应商有话语权,形成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在消费人群里会有足够的品牌露出机会,能够成为头部企业,更多的资源也会聚集,在与同行的竞争中也会占得优势。业内有人预判,到2020年,造车新势力年销量达到10万辆以上才能活下去。新能源汽车的销售考验企业真正的造车实力和营销实力。

新特已经收获4.2万个经销商意向订单,“2019年我们既定的目标是保3(万辆)争5(万辆)”,对于落实这些订单,先越言语间信心十足。

至于产量方面,新特在一汽的流水线上正在经历产能爬坡阶段。贵安新区投资占地超过1 800亩,资金支持近70亿元的新厂房,也将保证新特未来的产能。

不止于造车

目前,全世界约有300万辆电动汽车,其中约三分之二在中国制造并使用。今年上半年,中国电动汽车及其他非汽油车的产量增长至50万辆。而这还不及规模约11亿辆的全球汽车和轻型货车市场的冰山一角。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大,机会多已经是共识。

随着传统车厂纷纷发力,主流创业团队进入量产阶段,下一步至关重要。

“新造车行业其实已经进入淘汰期”,在先越看来,销量与产能将是国内数百家创业项目的生存硬指标。在新造车这场竞赛里,新特通过差异化定位,后发先至在市场立住脚跟,但先越的目标绝不止于造车,而是成为智能电动出行行业系统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未来如何构建实用、高效的电动汽车商业运营模式,将决定行业广度,以及各家项目的潜力。

在先越的规划里,造车是新特目标规划的核心和入口,围绕造车,新特将获取更多的电动、智能、共享等资源支持,进而打造电动化智慧出行产品和服务。

新特一路走来,为活下去而奋斗。奔跑的路上,有政府背书、有一汽陪跑,吸引了各路优质资源的加持,很多人说先越运气好。靠近新特,你会发现,这个团队成功的本质,靠的还是那一份坚定务实的恒心。电动汽车市场未来可期,新特这类用正确方法坚持前进的团队项目,终将迎来胜利。

专访先越

新特未来要成为新能源细分市场第一梯队

以下是节选自采访现场实录,经过编辑

记者:请问你如何看待蔚来上市,以及其估值、股价的大幅波动?

先越:我认为蔚来是新造车行业的一个标杆,它已经完成了至关重要的一步。至于股票价格的波动,我认为任何一个公司都是处于成长和不断发展过程之中。股价的波动并不会影响我对蔚来的价值判断。

记者:蔚来、新特等形成的新造车势力与传统车厂有何不同?

先越:从全球汽车产业历史看来,机会都是留给变革者的。今天我们谈特斯拉是汽车行业的变革者。如果我们回溯15年前的中国汽车市场,包括像吉利、长城,都是当时的新造车势力,它们那会儿创业的条件,其实比现在差远了。那为什么它们能成功?因为它们抓住了合资品牌20万元以下的真空市场。当时其实也有上百个团队搞0~10万元的燃油车。

今天市场把我们归结为新造车势力,不过是针对前辈们的一个对标。如果真要说有何不同,相对于当年它们踩的价格市场,我们现在踩的是新能源变革方向。

记者:新造车兴起4年多,行业出现了数百家团队。PPT造车、巨额亏损、微量交付、定价偏高等问题一直伴随行业,你如何看待这些争议?

先越:我认为,如果把时间放长一点,不管是新特还是蔚来,在一个汽车行业的时间都太年轻,就现在其实很难去定义。但是行业未来一定有足够大发展空间,因为中国市场足够大,电动化这个趋势也是大家非常确定的。

未来不可能还有几十上百家团队来竞争,到时候可能也就是三五家,甚至更少。在这一轮淘汰赛中,其实我倒不是很关心价格,我关注的是你的战略布局定位有没有清晰的目标和方向;你想没想明白怎么活下来;你怎么能够参与到后面更加激烈的竞争?

记者:刚刚先总说到一个关键词,新造车市场已经进入一个淘汰赛的阶段,你是怎么去界定淘汰赛?你觉得这个淘汰赛会持续到什么时候,团队活下来的标准是什么?

先越:我觉得淘汰赛其实已经开始了。市场有三个维度可以印证我的判断。第一个资本市场下行,现在项目不再像以前这么好去靠故事和PPT去融资。第二个是新造车势力现在逐渐进入到交卷期,你的成绩不能达到投资人的预期,马上会影响到你的发展。 第三个,现在新造车已经回归到生意的本身。市场越来越理性,要求你不能光靠融资去生存,你必须要有自己的造血能力。你都先别说什么挣钱,但起码你要形成正向现金流,这是需要你解决的基本指标。我可以毫不掩饰地说,未来90%的企业都会倒掉,走出淘汰赛的一定是形成有效现金流的团队。

记者:造车要形成现金流,产量与销量是关键点。但围绕新能源车的产能与交付一直是行业的难点,蔚来与小鹏2018年年底交付1万辆的赌约为行业瞩目。新特如何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先越:今年年底,新特会交付4 000辆车。其实我们的产能是更大的,因为我们从10月份开始生产,但任何一款新车的生产都有一个产能爬坡的过程。

我们计划11月份做到2 000辆, 12月份其实产量可以爬到4 000辆,但是我们只交付2 000辆,因为要考虑上牌以及政策的调整期。我们现在规划明年的产能,从1月份开始,我们基本上就可以爬到月度5 000辆。

记者:新造车行业正在刷新我们对速度的认知。有人3年造车,有人2年造车,新特造车仅用了1年,新特为什么会这么快?这背后的核心在哪里?

先越:新特的快有3个最关键的点。第一是不走弯路,战略清晰,想得明白。我们没有说为某个情怀去造车,也没有说为了特定价值去造车,新特精准的去定位A0级市场。第二,在这个市场要能够适度创新。任何行业的创新,一定是要适度。因为你创新太大以后,其实消费市场接受还需要过程,你会跟市场脱节。适度创新会减小你的研发难度,提升你的研发效率。第三个我们叫融合创新,就是整合资源。以我们与一汽的合作为例,我们当时就没有考虑自己建一个厂,自己建厂不是不行,但是会消耗时间。从一个厂的选址建设、设备安装、培训熟练的工人、试用等流程,最起码需要两三年。但是,两三年以后市场不会再给你生存空间,所以我们选择和一汽合作,效率最大化。

记者:未来,你希望消费者一提起新特,脑海里弹出什么样的词?

先越:买得起的好车。铃木很成功,美国铃木就几千美元,一般是美国日本年轻人的第一台车。铃木也没有过多的车型,它就是适度创新的代表。如今,铃木虽然退出中国市场,其实它在印度等国外市场卖得依然很好。新特需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定位区间做深做透,把握住市场潜在的巨大机会,成为电动汽车细分市场第一梯队。

44
欢迎关注商界网公众号(微信号:shangjiexinmeiti)
标签新特  先越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299)

TJ
TJ2018-10-22 16:23:07
好文!长文!良心文!比三言两语要好太多。
广告
广告
广告
商界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

  • 音频新闻
    通勤最爱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