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将就的刘作虎,做产品要自己觉得爽
刘磊 2018-09-19 10:12:31

编者注:初创一加时,刘作虎也曾想融入互联网圈子。可几年后回首一望,他觉得当初想要融入的那个互联网圈子“全他妈扯淡”。因为个个都在谈模式,却都忘记了商业本质是产品和服务。偏 偏很多人都被这些虚的东西带到坑里去了。而刘作虎抗拒这样的圈子,是因为当初段永平的一席话,以及他在OPPO多年经历的影响:不忘商业本质,不忘“本分”。

本文来源《人物》杂志,商界媒体对内容有所编辑。

诞生于中国深圳的一加手机有时会受到令人尴尬的赞美。比如,一位印度的销售经理在班加罗尔粉丝见面会上说:“我丝毫不认为一加是‘中国制造’,即廉价产品。对我而言,它更像一个国际品牌。”

尽管这位一加手机的拥趸在说这话前特意强调并无冒犯之意,他依然将中国制造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和盘托出了——长期以来,Made in China几乎等同于低质和廉价。

在作家余华2011年出版的随笔集《十个词汇里的中国》中,山寨是他用来缩写中国的词汇之一。不过,最近几年,包括一加在内的一批中国厂商,正在扭转着人们的这种印象。

不将就的刘作虎

一加创立的2013年,正是深圳的山寨手机厂商们集体跑路的时候,它们以每月几百家的速度迅速消失。

这一局面从两年前深圳华强北下的一场手机雨就已经注定了。一家无证经营的手机作坊在前来查处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到达之前,为了毁灭证据,匆忙间将900多部仿冒的苹果、诺基亚从楼上的窗户扔了下来。

一加诞生在一个新的互联网时代,从一开始就与这些山寨厂商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41岁的刘作虎是一加科技创始人兼CEO,他用朴实的语言反复讲过创办一加的初衷:“因为市面上的(手机)产品这里不好、那里不好,我希望可以把它做得更好。”

创业初期,他拿某品牌的手机给朋友看,问他的评价。这位朋友说,做工还可以,设计也还可以,性能也不错,两千块钱这个样子已经挺好的了。

他听出了满意背后的真实态度——将就。正在为一加想slogan的他受到启发,就和同事说,我们就叫“不将就”。

不将就的一加手机加入了改变中国制造形象的行列。

2016年11月,英国专注报道时尚科技酷品的杂志Stuff的一份榜单上,OnePlus3击败iPhone 7 Plus,LG G5,Samsung Galaxy S7 Edge ,获得2016年度最佳智能手机奖。

Stuff在阐述OnePlus3的入选理由时说:“尽管比起买一部三星或苹果,你会少得到一些华而不实的附加功能,但OnePlus3在性能、电池续航时间以及价格几个最重要的领域都胜出。不把它推荐给大家,我们做不到。”

一加的营销总监Carl Pei 介绍,目前一加的用户有7成在海外。11月12日下午,《人物》记者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采访刘作虎时,偶遇了一加的两位德国用户,他们略显惊讶地和刘作虎打了招呼。

其中一位名叫Jochen Utecht 的男子告诉《人物》,3个月前他在一位同事的推荐下买了一加手机,那位书呆子气的极客同事告诉他“这是现在能买到的最好的手机”。一加操作系统「氧OS(OxygenOS)」的开放性(刷机极为方便)吸引了他。他自己用了之后也很喜欢,觉得一加在品质上不输给苹果、三星一类的品牌。

一加也不乏一些中国发烧友。一位网友说,感觉一加是真正爱手机、懂资深安卓用户想法和需求的公司。有时候觉得它的产品似乎就是某个论坛里的同学根据大家的痛点做出的一款产品。

商业的本质不会变

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观察一加,会显得很有趣。

一加相比于山寨机前辈们是新锐的互联网品牌。但相比它的互联网手机同行们,它又是传统的。

一家科技自媒体这么描述互联网时代的典型玩法:每星期都要上头条……对手的底裤一丝不漏扒下来游街,价格只有更低没有最低,CEO不是脱口秀九段也得抓紧业余时间炼成rap歌手。否则那些焦躁着猎奇的眼球怎么会落到你身上呢。

但刘作虎却相信一个朴素的道理:商业的本质——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改变。

这是他眼中的恩师段永平,在他创立一加前夕告诉他的话。

自己觉得爽很重要

刘作虎不高的个头,性格温和,脸上总是挂着微笑,说话时声音轻轻的,一个平实的理工男形象。他曾在一位采访他的记者面前自我调侃说:“很多媒体说采访完不知道怎么写我。”这个没有故事的CEO只有说起产品来才会神采飞扬。

一加产品负责人张璇对于老板的印象深刻的细节都与产品设计有关。他记得有一次他们一起到杭州出差,头天晚上忙完已经是凌晨了,但第二天早上他还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刘作虎就一个人大老远去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校区是建筑师王澍的设计作品。还有一次在美国出差,他被刘作虎拉去参观圣地亚哥国际机场的卫生间,因为墙壁的铝板孔钻得很漂亮。

刘作虎有一个多年的爱好,就是收集经典产品的拆机图,比如每当苹果有新品发布,刘作虎都第一时间找来它的拆机图。“以前苹果的那个台式机,那个铝合金打开,真的漂亮……这个图我都保存在电脑里面,经常拿出来欣赏一下。”

他平时会在双肩背包里放着产品模型,有空的时候随时拿出来摸一下,琢磨其中的细节。按照他多年的经验,如果“看了一个月以后还觉得很惊艳,有心跳的感觉,产品就靠谱了”。

设计公司eico design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创新官张伟记得,在他第一次与刘作虎见面谈合作的时候,两小时的时间里,刘作虎花了半个小时跟他讲如何让手机侧面的曲度做到「挺」。

作为老板,刘作虎会盯一加的每款产品,他每天工作的大量时间就花在了和团队一起调细节上。

在做OnePlus1的时候,模具要投出去的前一天晚上,他和工程师一起在电脑上看图,悬浮屏与边框之间的距离比原先设计的多了0.1毫米,刘作虎觉得不爽,一定要去改。为此工程师重新开模,将悬浮屏往下降了0.05毫米,边框往上抬了0.05毫米,产品上市时间推迟了十几天。

“就这么一个小的改动,很多人根本看不出来这玩意有什么区别,但你自己觉得爽啊。”刘作虎笑着说。

赶不上今年,赶明年就好

追逐设计之美,可以追溯到他在OPPO任职期间。

创业前,刘作虎在OPPO担任主管手机营销的副总经理。1998年,他从浙江大学应用电子专业毕业后到了东莞一个小镇上的步步高工作,这一待就是15年。

OPPO是段永平等人在2001年注册的公司,其中近14年时间一直在做DVD。

很大程度上,段永平是刘作虎追求产品细节的标杆和表率。

2007年,刘作虎在做蓝光DVD的时候,一款产品原本打算赶在当年的圣诞节上市,但产品还没做到他想要的效果,他很纠结,就向段永平汇报。令他没想到的是,段永平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句:“赶不上今年,赶明年呗。”

后来这款产品的上市时间推迟了整整1年。

“你跟阿段(段永平)聊天,永远一句话就跟你说到品质,从来不跟你谈虚的东西。”刘作虎回忆。OnePlus2发布的时候,不少用户特地飞到纽约,排队等着购买新机,他把这一疯狂的景象发到了朋友圈。段永平在下面留言:“那只能证明你们产品好,很简单。”

在OPPO,刘作虎一直要求DVD内部的解码板要漂亮,布线要整齐有序。有一次,手下的工程师给他的解码板“一看就像中国制造的”。

他不满意。这位工程师还讲了一堆理由,他一听就火了:“别他妈扯淡了,人家天龙(日本著名音响品牌,当时刘作虎团队的行业标杆)的信号就不好吗?”

过了一个月,这位工程师将新版的解码板拿来给刘作虎看,他一看,很满意,说,怎么说做不到呢,这不是也做到了嘛。

“为什么我说很多中国的产品做不好,就是这种细节上他不在意。用户他也不打开盖子看,有什么关系呢?那我说这个产品是你自己做的,你自己是知道的嘛。不是说用户看不到,你就不管它,你自己明知道这个地方是有问题的。”刘作虎感慨。

这种做产品的态度是有回报的,OPPO蓝光机在欧美高端蓝光播放器市场打败索尼和天龙。

后来OPPO Find能找好莱坞巨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拍广告,除了钱,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莱昂纳多是OPPO蓝光机的死忠。

对品质有执念,但刘作虎却一直避免别人对他产生发烧友的印象。他称自己是一个能够代表大众用户看法的典型用户。在一加,他是那个在极致产品追求和市场接受之间作出平衡的角色。

一加2研发期,产品负责人张璇的意见是使用5.2英寸屏幕更酷,也更符合产品本身的标准需求。但刘作虎最终没同意。他说,5.5英寸在市场上更具普适性,是一个更容易为用户接受的安全选择。

对此,张璇说:“就像我们两个人开船,我会更激进,想着哪条航线风景更好一些,而他是负责航线安全的。”

过不了自己心里那一关

段永平对刘作虎的影响,深刻地烙印进了他在一加的创业历程里,那就是他在步步高和OPPO工作时一直接受的价值观——本分,这也是他现在在一加要建立的企业文化。

2013年,刘作虎以OPPO副总裁身份离开创业,去美国拜访段永平,后者送给他一段话:无论什么时候,商业本质是没有发生变化的。步步高、vivo、OPPO 能够成功,靠的2个字就是“本分”。

所以一加手机在vivo、OPPO之外,又开辟了一块属于自己的“本分”市场,至今未变。

所谓本分,按照刘作虎的理解就是:在压力和诱惑面前,坚持做自己的事。

他刚出来创业的时候,正是互联网思维被吹上天的时候。他也有些底气不足,努力试图融进互联网圈子。他加入了一个互联网创业者组成的私董会,但发现自己完全融不进去,别人都在谈各种模式,而他只想做产品。

在不够淡定的时期,刘作虎也曾差点没绷住。2014年5月,OnePlus 1上市,谷歌指数和百度指数先是窜得很高,他信心大增,拍板加产量。但到了7月中旬,又突然眼看着关注度直线下滑。有十几天的时间他整夜整夜失眠,担心几十万台手机卖不出去。

这时,他想是不是也像同行一样炒作一下。备了几招,比如踩一下竞争对手,在对方新品发布会上搞点动作,或者策划一些博眼球的活动。但最终因为“过不了自己心里那一关”,忍住了。

后来他在一本名为《二十二条商规》的书里看到了一句话,立刻转发给了同事们。这句话是:“炒作就是炒作。真正的革命并不是正午的吹号游行,也不会出现在晚间6点的新闻报道中。真正的革命会在午夜悄无声息地到来。请忘掉头版新闻,如果你想寻找未来的线索,请注意报尾那些无关紧要的小故事吧。”

2014年的OnePlus 1一炮打响。“手感真他妈爽”,OnePlus 1发布会上刘作虎的这句口头禅,成为年度圈内流行词,并引起同行效仿。截至2015年7月,一加卖出了150万台OnePlus 1手机,惊艳开局。

但紧随其后的OnePlus 2却一脚踏空——因退步的用户体验遭遇了销量和口碑的滑铁卢。

一封去年底刘作虎在公司内部发布的邮件中,他总结了2015年一加的问题,比如,OnePlus 2因在设计方案上评估不足导致发布后断货一个月,错过市场热度;氢OS系统不成熟引发用户吐槽等。刘作虎将这一切归结于“第一年的良好开局,让我们变得浮躁,太过急于求成,在公司还没完全站稳的时候就迈起了大步,没能将有限的资源聚焦到最需要的地方”。

张璇记得,在OnePlus 2结项之后的一次公司聚会上,同事们过来向刘作虎敬酒,他突然哭了起来,哭得非常伤心。他向同事们检讨了自己的过失,不停地重复,他对不起公司,对不起大家。

“明年我把产品做好之后啥都不怕”

刘作虎将他的彻底坚定归于一次顿悟。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内容

有一天他开车回家的路上,心里突然冒出一句话,然后整个人一下子轻松下来:“妈的,明年我把产品做好之后,啥都不怕。”此后,淡定下来的他将自己的这一顿悟向同事们反复强调:“我们最大的对手是自己,你不要给我看别人。”

回过头看,刘作虎觉得他当初想要融入的那个互联网圈子“全他妈扯淡”。“他们忘记了商业本质是产品和服务,用户掏钱买的是产品和服务。你说虚的东西没有用,虚的东西只是一时的,只能短暂地吸引眼球,往往很多人被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带到坑里去。”

他发现,与他交往深的最终都是做产品的人,比如网易创始人丁磊。

也正是历经了这一番番的周折和选择,刘作虎才对本·霍洛维茨的《创业维艰》中的一句话更心有戚戚焉——“在担任CEO的8年多时间里,只有3天是顺境,剩下的8年几乎全是举步维艰。”

而彼得·蒂尔的《从0到1》,他读了三分之一就读不下去了,“全是让人抓住蓝海和机会,哪有这么好的世界。”最近两年,这两本书在中国互联网企业家中广为流传,他喜欢前者,讨厌后者。

现在,他把2016年看作一加元年,因为他和他的团队终于坚定了做手机的“本分”。

32
欢迎关注商界网公众号(微信号:shangjiexinmeiti)
标签刘作虎  一加  段永平  OPPO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1369)

广告
广告
广告
商界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

  • 音频新闻
    通勤最爱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