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世平保安服务公司董事长 方世平
曾是热血少年,边境战争爆发时立下血书奔赴前线;曾因嫉恶如仇,为保集体资产与恶势力展开殊死搏斗;40多岁下岗创业,创立世平保安公司,千方百计帮助退伍军人就业,扶助弱势群体;53岁入党,带领麾下退伍士兵们坚守毕生忠诚的信仰……
方世平的人生大事,处处打着军营的烙印。他在军营,每天伴随着起床号开始热血奔流的一天;他回归社会,连电话铃声也设置成催人奋进的冲锋号。在创业者的丛林里,他仿佛一棵挺拔苍翠的松,以一种天然的热情,顽强有力的姿势一直生长。
军营之外的“世平精神”
“立正!收腹挺胸,两眼平视前方”在正午暖融的阳光下,方世平在他的保安队伍前发出指令。他穿着整齐的军装,坚毅的脸庞,沉稳如钟地站在那里,正是一个标准的老兵。在他的前面,队员们穿戴一丝不苟,站得笔直,仿佛随时准备开赴战场的军人。
在湘潭,方世平的“世平保安服务公司”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在世平保安的大门,高悬着两句箴言——忠于职守,为民服务。走进公司,镰锤辉映的党旗,色彩鲜明的党支部架构图,图文并茂的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以及“三会一课”宣传看板,映着领袖形象的语录,学习室里琳琅满目的报刊、书籍,让人疑心这不是走入了一个民营企业,而是穿越到了革命年代的军政大学。
更为特别的,是他专门开辟的“光荣之家”战友俱乐部。这个屋子是方世平按照军营的样子布置的,里面陈列着一些部队的物品,武器模型、挎包、电话等等。打造这个“战友之家”的目的,除了安置自己的怀念之外,也是为了给退伍军人们营造一个熟悉的氛围。让他欣慰的是,这个“战友之家”吸引了很多退伍军人,有的人一时没找到工作,听说这里“有部队的感觉”,便慕名而来。
醒目的“世平精神”仿佛为整个公司做了题记——疾如风,徐如林,性如火,稳如山。来源于《孙子兵法》的精神,是方世平对于保安服务的注解,对于保安精气神的期望,也是军旅生涯给他的烙印。
在方世平心中,民间的保卫工作也跟保家卫国一样,需要军人的精气神。为此,他在公司的管理中也带上了浓厚的军营色彩,比如每周要开班务会,总结一周的工作,该肯定的提出肯定,该检讨的绝不含糊;定期开展保安队伍的训练,保持他们的精气神,让他们无论走到哪个岗位,都能看出军人本色。
对于慕名而来的求职者,方世平一般不会让他们失望。同等条件下,他会优先录取退伍军人。在面试新员工时,他首先问:“你是退伍兵吗?”除了为政府减轻退伍士兵的安置负担,他对这些人怀有深厚感情, 便尽力将他们凝聚在自己周围,大家一起做事业。
千方百计助力困难老兵就业
在世平保安员工的眼里,他们的董事长正直、心善、讲义气。来到公司后,他们逐渐了解到董事长很多故事,对他在佩服之外,更多了一层敬重。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此前因名额所限,两度无缘军营的方世平,更是义愤填膺,摩拳擦掌,写血书请战。就在那个时间,一直锻炼身体,苦练技巧的他终于得偿心愿,被选入军营,成为一名光荣的士兵。在当兵期间,赴前线侦察敌情,穿行于炮火硝烟。他与共赴前线的战友有过生死约定,也经历了战友的血洒沙场,但从来无所畏惧。
当初的入伍便是为了保卫边境安宁,这一点,方世平铭记在心。有纯粹的初心在支撑,便没有畏惧的理由。
他做大事是出自于本真,即使退伍后也依然如此。1984年复员后,他被分配到湘潭市金属保温材料厂工作。在这里,他依然保持着军人的一身正气,嫉恶如仇。在一次守卫公司资产时,与前来盗取废旧物资的小偷展开搏斗,负了伤。从此,都知道公司有一个“惹不起”的保卫科长,为了保护集体资产,连命都可以不要。他们不知道,这便是方世平一直以来的作风,当了“守护者”,心中便只有守护的对象。
而世平保安的创办,竟也是出于一份沉重的感情。一次战友聚会,方世平了解到,很多战友在退役之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生活拮据,昔日能上战场杀敌的硬汉子,脱下军装却为生存糊口犯了难。当时的方世平,亦是从了大势,从公司下岗后,他摆过夜宵摊,开过饭店,艰辛地维持家里的生活。
战友们共同面临的窘境,让方世平萌生了创办保安公司的念头。在他的多方奔走,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世平保安的前身——军地劳务公司开业了。在这个平台中,聚集了方世平当年的战友,这些当年一起在军营中摸爬滚打的人,在经历了失业或无业的尴尬之后,在这里重拾起人生的信仰,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成为了军营之外,另一个生机勃勃的大本营。公司创立以来,先后有382名复转军人加入了这个团队。
“湘潭有个方世平创办了一个保安公司,集合了退伍士兵一起做事业”。方世平的保安公司渐渐地名声在外,不断有退伍军人陆续加入进来。为了给更多退伍军人提供就业平台,方世平扩大了公司规模,并将军地劳服公司升级为“世平保安”。方世平独特的管理理念,打造的素质过硬的保安团队逐渐形成了口碑,成为行业一张名片。
解政府之忧,一心为民
采访之时,坐在我们镜头前的方世平,硬朗朴实。这个崇尚简朴的人,内心却无比炽热,在气象万千的商业社会中坚持着最初的信仰,在信仰的光辉下马不停蹄地承担着社会责任。
53岁,在一个职场人士的拼搏之心渐渐偃旗息鼓的年纪,方世平却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在鲜红的党旗下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2017年7月,连降暴雨,让湘江河堤突发险情。方世平紧急组织人员前去抢险,并随着险情的加重一次次加派人员,全力以赴投入到救灾中,直到险情解除,方世平的心才算落定。
员工范江平一直忘不了一件事。有一次他如往常一样去服务单位上班,却被告知,由于单位减员,他被下岗了。范江平一家子三代人的生计全靠他不足两千元的工资维持,下岗之后的困境可想而知。正在心急如焚,得知消息的方世平却上门来慰问了。他为范江平重新安排了岗位,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到了新岗位后,范江平特别珍惜这个机会,积极肯干,每月都获得了特殊奖。
雪中送炭的帮助他给予过很多人。几年来,方世平先后慰问了数十户特困家庭,为他们纾解困境。他在电视上看到新华县新浪小学连像样的课桌椅都没有,孩子趴在地上做功课,心有所触动,便立刻联系到学校,捐赠了40套课桌椅。
不求名利,发乎本心。作为退伍军人,他觉得对于这个群体,他有很多事情要做。当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他身边有好几个战友长眠在战场上,他记着与这些战友的“生死约定”,替他们尽孝。每年的端午节和中秋节,会他会组织公司员工去慰问这些先烈的父母,做一些为人子女应尽之事。面对这些老人,他怀揣着深深的感情,感受到了沉重的责任感。
每年,方世平还会发起召开退伍军人座谈会、退伍军人安置座谈会、推荐退伍军人就业研讨会等,回顾走过的岁月,传递正能量,勉励大家积极参与社会竞争,与大家一起想办法创造更好的生活。那一群可爱的人是他的心之所系。
身为军人,随时为政府和人民排忧解难似是本能。在方世平看来,退伍军人经过了血与火的考验,更能感受到国家安宁与稳定的重要性。作为一名退伍老兵更要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和维护。
由军转民时,一些矛盾和误会不可避免,退伍军人上访的事情时有发生。为了帮他们切实解决困难,方世平想方设法排解这种矛盾。对于扰乱正常秩序的上访,他坚决反对,想出各种方法,将矛盾化解于萌芽中。首先是,他的战友俱乐部表示不欢迎。同时,他组织一些如唱歌、打球、棋牌,纪念毛主席诞辰等活动,凝聚战友感情。对于正在准备上访的人,他开动脑筋想出“土办法”,全力安抚人心,消解情绪;他还以战友俱乐部的名义评选十位模范战友,树立榜样影响大家。另一方面,对于退伍老兵的实际困难,他会尽自己的能力相助,为他们解困。他的努力让一件件酝酿社会矛盾的事件慢慢平复,成为矛盾“减速器”。
他对弱势群体深切同情,经常捐钱捐物,解燃眉之急,以公司为平台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几年来,世平保安除了吸纳退转军人外,还帮助了258名50人员、223名待业青年和175名就业困难人员成功就业。其保洁公司通过展开手拉手、结对子、献爱心援助等行动,安排了多位年纪较大的弱势群体和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为社会减轻了压力。
伴随着世平保安的成长壮大,方世平对社会的回馈也越来越多。治安巡防、慰问烈属、捐资助学、扶贫帮困、帮助维稳,这些事,他凭着一腔热忱全力去做。他一手建设起来的公司党支部多次被各级部门评为“优秀党支部”等近20个荣誉,本人也先后被推选为岳塘区党代表、政协委员、“最美岳塘人”,在他看来,这些来自社会的认可是莫大的荣誉。
“我的名字世平,就是时代保卫国家的和平和安宁。”而今虽无战事,但生活永不平静,护卫社会的安宁美好是永恒的话题。方世平一朝入伍,一生皆以军人身份自律,信仰坚定,一切行事皆由本心。这也许都可以归因于青春热血的军营岁月。愿这种精神力量能照亮那些前行路上犹疑的脚步。
评论
全部评论(30)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 -
音频新闻
通勤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