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频:当代湘商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朱扬眉 雷丽婷 2017-12-13 17:01:08

人物简介:徐志频,著名作家、评论家,《湘商宣言》审定者,全球湘商文化发起人之一,当代湖湘文化拓新者,法国湖南商会文化顾问,世界青年湘商联盟《湘江宣言》起草人。著有《左宗棠:帝国最后的“鹰派”》、《左宗棠的正面与背面》、《湖南人怎么了》、《经营天下的湖南人》、《当商帮已成浮云》、《公民的烦恼》等13部作品。曾获“2012中国湘商力量总评榜十大推动力人物奖”、“2013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奖”。2018年初,120万字个人专著《左宗棠》系列(五册)将隆重上市。

独特的文化特质,独特的地理位置,独特的习俗习惯,塑造了湖南独特的商业文化性格。当代湘商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商业文明营养,加快崛起?湘商与其他商帮相比,有着怎么样独特的基因密码?如何更好梳理、挖掘、弘扬传统的商帮文化,找寻湘商自我的商业文明自豪感,为当下的商业成就进行文化正名?作为全球湘商文化发起人之一、当代湖湘文化拓新者,在接受《商界》记者采访中,徐志频表达了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分析,“湘商文化才十年,前进在路上,湘商扬帆正当时。”

全球青年湘商首次发声

岳麓山下,橘子洲头。2017年11月下旬,来自15个国家的两百多位青年湘商面对着青年毛泽东雕像,大声宣言:

我们传承先辈湘人的气魄与精神,倡导“务实、创新、开放、共享”,以市场契约为尺度,以健康发展为责任,以社会福祉为担当,胸怀全球,着眼天下大义,建筑“美美与共”的大同世界。两千年里先辈筚路蓝缕的行迹,让我们明白肩头的责任与担当;八百里洞庭、七十二峰南岳,三湘四水的文化滋养,让我们血液中涌动着永不停歇的创新。

作为湖南人,我们深知,天下商非一乡之商;作为全球化的新生代,我们牢记齐心共赢,誓言不负乡土,开启新时代的新征程。

铮铮誓言,荡气回肠,全球青年湘商联盟此刻宣告成立。这份激励人心的宣言,出自徐志频之手。作为著名作家、全球湘商文化的发起人,徐志频也被青年湘商视作为现代商会的精神导师。在随后的赠书仪式上,青年企业家们排着长长的队伍,轮番等着徐志频签名,从年轻人热切的眼神中,能看出他们对传统文化回归的期盼与自我商业文明的自豪。

徐志频深有感触地说:“与上一代相比,青年一代有着父辈已经失去的朝气,在他们身上体现了更开阔的国际化视野,更自信张扬的进取态度,更具创新的开拓精神。大多数青年企业家已经摆脱了上一辈的土豪形象,不再偏执地追求财富、享受财富,而在寻求自我证明、自我价值实现,在超越自我中获得成就感。”

徐志频说:“湖湘文化深刻影响着湘人,今天青年湘商已经从传统的血脉延续,进一步拓展到了精神传承。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青年湘商要团结起来,胸怀天下,共建现代化商会。”

湘商心怀天下大义

从2007到2017年,十年间,湘商文化从伍继延将概念提出到现在已深入人心。商业文化的觉醒和湘商的振兴,使人们对于湘商商帮文化有了回望和溯源的冲动。

“湖南人不仅擅长打仗,搞政治,还擅长经商,不会经商是外界的一种误解。”徐志频解释说,湘帮在明清时期是商界的一支重要力量。穿越历史的烟云,当时西南商会洪江市万贾云集;在江南的芜湖、扬州、上海、杭州等商业重地,湖南商帮相当活跃;光绪初年湘籍盐商在扬州所的湖南会馆至今犹存;各地的“宝庆路”依然印证着邵阳商人的辉煌。

近年来,湘商列入中国十大商帮,各大商帮间已免不了被人比较。作为《当商帮已成浮云》一书作者,徐志频对于各地商帮文化有着怎样独特的见解?徐志频认为,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生活习性,不同的文化特质,塑造了不同的商帮文化。无湘不成军已经是一种定势,一种代表湖南商业文化的特珠现象。湖南人敢为先,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素以“霸蛮”著称,凡事不服输,不信邪,做事不屈不挠,这在当年的湘军身上尤著,这种精神也同样渗透到湖南商业文化性格当中。与其他商帮相比,湘商不一样的地方,有着超越利与名,天下大义的家国情怀。“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中国暖男熊希龄、中国首善余彭年这些巨子就是例子。

在徐志频看来,中国各地的商人整体特征各有差别。徽商儒贾合一,商而优则仕,他们经济理想,通过家国目标体现出来。晋商则学而优则商,他们通过汇通天下、利通天下,实现经济共荣。闽商则积极开放,他们是“热眼向洋闯世界”,以海洋文明精神来向地球村传播中华文化。湘商则是义通天下,经营天下。

今天的浙商凭借超然的经济实力而名声在外,徐志频认为,浙商当年顺利演变成现代经济,可归结为“浙江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工商文化传统底蕴”。以商会为基础组建而成的新浙商,兴盛之地因,在浙江靠海,土地富饶,物产丰富。历史以来,中国的经济重心,也在逐渐向东、向南迁移。而浙江人不分男女都性格柔媚,他们对细节的爱好与关注能力,也天然更适合提篮叫卖。天时、地利、人和,三样一齐,经世代积累,商业的天赋,已经可以遗传。

中国传统商帮所遗留下来的抱团意识,被新浙商充分利用起来。浙商属于他们独特的商道在于抱团打拼、协作致胜。

徐志频言简意骇地以湘商与浙商作了一番比较。两地都曾一度引领中国,但文化性格差异明显:江浙文化相对开放,湖湘文化相对保守;江浙文化相对温婉而细腻,湖湘文化则相对粗犷而豪放。难说高下,算各有特色。但湖南一度盖过浙江,催生了中国历史上数个第一人,如魏源、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谭嗣同、黄兴、毛泽东这些杰出人物。

湖南这些人物为什么能够成功?徐志频总结到,那是因为血脉中流淌湖湘的义。这种义,起点在利,落点在义,升华点在爱。如果没有大爱天下的情怀,会有无数小成,难有一个大成。纯粹实业,难以成就天下,因为商业有界,大爱无边。人分士农工商,天下则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态;商人只是四民之一,商业也只是天下的六分之一。没有大爱天下的情怀,永远只能做土豪。

徐志频认为,新浙商作为中国新兴商会的代表还不能称得上转型成功。

今人可以向左宗棠学商业智慧

2009年,徐志频一部《湖南人怎么了》而在国内声名鹊起。他是研究左宗棠而著名的作家,先后出版了《左宗棠:帝国最后的“鹰派”》、《左宗棠的正面与背面》等畅销书籍。2017年初,麦客文化已签约将其新作《左宗棠:家书抵万金》与前面两部左宗棠作品合出,届时,120万字的《左宗棠》系列分为五部,作为年度重点图书,在2018年初隆重上市,他也由此成为研究左宗棠的第一人。

徐志频向记者透露,《左宗棠:家书抵万金》系历史以来第一部系统全面研究左宗棠家书的作品。此书以当代眼光,着眼中西方价值观念比较分析,为当代中国人承续传统文化架起一座桥梁。

“左宗棠最鲜明的特征,一是真实,二是智慧。”谈到左宗棠的商业理念和智慧,徐志频侃侃而谈。左宗棠的市场化改革,表现为他以国家财力投入开路,企业培育起来后,转为民营。其基本观念为商督商办。以这一观念,左宗棠在两江总督任上创办了糖厂,开办了煤矿,开创了全新局面。

左胡组合是不能不提的经典案例。左宗棠在洋务运动中以独到的市场化眼光,培养出了当时的中国首富胡雪岩。最让人佩服的 是,左胡之间,关系亲清。胡雪岩认识左宗棠之前,是一个浙江的土豪。他跟随王有龄巡抚,着眼赚钱,既无社会理想,也无民族义举。左宗棠调举胡为粮台道员,全力做好后勤保障,一举收复了新疆。在徐志频看来,士人与商人合作,在民族大义上有此壮举,左胡是有史以来第一例。

徐志频认为,无论商业智慧、家族传承,还是政商关系,左宗棠均是一座金山宝矿,等待挖掘。

湖南人,从血脉传承到价值传承

湖南是农业大省,但近十年,工业湘军、文化湘军、出版、电视湘军,携带鲜明地域特色,浩浩荡荡出洞庭,走全球。湘商在振兴中崛起。

“湖湘商业文化蕴含着坚定的文化力量,它不受于外界干扰,敢于创新冒险,善于把握时机,心怀家国天下。当下,湘商奋起仍在路上,当代湘商应从传统文化汲取商业文明滋养,更加团结协作,弘扬湘商精神,承担远大使命,从财富传承到价值传承,找寻商业文化自豪感。在不久的未来,新一代的青年湘商能涌现更多有影响力的领袖,造就新的商业高峰,在社会建设、公益慈善方面,也一定会让人耳目一新,如宣言中所说,开启新时代的新征程。”徐志频期待湘商形成完整商业思想与社会价值体系,在新时代有新作为,引领历史新潮流。

18
欢迎关注商界网公众号(微信号:shangjiexinmeiti)
标签徐志频  湘商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173)

广告
广告
广告
商界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

  • 音频新闻
    通勤最爱

广告